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帮助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 正研究提供更完善的托养服务

2011/5/19 9:41:22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近日,成都商报报道了17岁的自闭症钢琴神童星星在小学毕业后无处可去,只能被母亲锁在家中的困境。其后很多热心读者打进本报电话,希望帮助星星这样的自闭症孩子。也有不少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们也有着与星星家庭类似的遭遇。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成都自闭症家长协会里,100多名孩子中有近一半即将无处可去,而还有一半以上家庭的孩子已经在16岁以上,正经历着同样的痛苦。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为包括自闭症在内的智力和精神残疾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托养服务

  父母的忧虑:

  要是没人看着 孩子咋办

  上学、就业、养老,自闭症者对父母的倚赖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辈子。我走了他怎么办?这是所有自闭症家长想了千万次,又不愿提及的问题。

  “断手断脚可以去要饭,别人还能可怜他,可你看他。”在韩女士身边坐着一个身高1.8米的大男孩,时不时摇头晃脑,除了与他21岁的年龄和高大身材不符的好动,似乎与常人没有两样。韩女士扯起儿子的袖子,露出的手臂上全是抓扯留下的伤痕,有的足有小指那么宽。“要是没人看着,他会一直这样抓下去。”

  庇护工厂、阳光家园这样的机构为成年智力和精神残疾者提供的仅仅是日间照料,如果有一天家长不在了,患者晚上回哪里?谁管他?最乐观的结果是,通过机构训练回到社会,但目前来看,他们最多会进行简单零件的装配,比较厉害的算是洗车,但现实的生产线和洗车场也很难接纳他们。“很多企业都拿他们的残疾证空挂,一怕他们捣乱,二怕担责任。”一位家长说。

  在成都市自闭症家长协会注册登记的患者有100多人,其中16~28岁这个年龄段的占了一半,大多都是留在家中,16岁以下的孩子占了第二大部分,很快也将面临无处可去的问题。而最大龄的患者现在已经40多岁,父母都70多岁了,孩子该怎么办他们想都不敢想。

  成都市残联精协自闭症分会副主席周容生说,2006年,中国才首次将自闭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由于早期自闭症的隐蔽性,和对自闭症认识的一些误区,未被发现和有自闭症倾向的儿童数量无法估计。而且自闭症只是智力和精神残疾者中的一个代表,大多数智力和精神残疾者都面临无法回归社会、老无所依的问题。根据当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比例计算,成都智力和精神残疾的人数为10.77万,现在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市残联:

  正研究提供更完善的托养服务

  “我们正在研究为包括自闭症在内的智力和精神残疾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托养服务。”成都市残联教就处处长杨志孝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市残联庇护工厂由于容量有限、项目有限,暂时不能很好满足这部分残疾人群的需求,阳光家园在各个社区、街道的建立,就是为了扩充服务能力,但因为去年才开始陆续建立,对中度、重度患者的照料水平和辅助措施还处在发展过程当中。同时,阳光家园还在进行就业方面的尝试,比如开辟企业的一条生产线,专门为这部分残疾人提供岗位。

  杨志孝认为,“养”重点在于为这部分残疾人提供辅助支持,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如果机构里的人员没有流动,那么以前的人员不会有进步,新的人员也无法进入。所以机构应该成为一个孵化器,吸收进来的残疾人通过训练后能推荐给社会中的企业。为了解决企业和残疾人双方利益的保障,还应该有一个第三方机构帮助彼此间的沟通。

0% (0)
0% (10)

下一篇: 义工带自闭症孩子集体逛超市 上一篇: “星星雨”后彩虹美

  • 发表跟帖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