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期的严重神经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医学心理学家Leo Kanner首先提出“婴儿孤独症”的概念,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国内早期报道其患病率为2‰~5‰,男、女比例为3~4:1。 65%~85%的儿童孤独症患者预后差,生活不能自理,即使接受良好的治疗和训练,也很难达到同龄儿童的发育水平,绝大多数到成年期也同样是精神残疾者。不仅造成患者的精神残疾,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临床特点:社会交往功能有质的紊乱;语言交流能力存在质的损害;活动、兴趣异常或明显受限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以上是文献上转摘,在我们这里的门诊,经常见到孤独症的患儿,每次门诊差不多有大几个(初诊复诊都有),年龄从1岁到10岁不等,多是由于语言障碍而来就诊的。看门诊时个人感觉与精神发育迟滞最明显的区别是不会对视交流。我们这里门诊所开的检查依次有:儿童abc量表,儿心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量表,头颅CT或MRI,视频脑电图(40分钟以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
如果诊断成立,影像学和脑电图无异常的,通常会开点辅助的药物包括:尼莫地平,双益平,叶酸片,维乐生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开10天的申捷(大多数患儿都有开,一个月后多数家长反应有进步,会继续来开),另外会推荐到专门的训练中心进行行为干预,这是主要的。
对于部分脑电图报告中提示有尖波,棘波等异常放电的患儿,有的会给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当然疗程不会像癫痫那样长,几个月后复查脑电图,奥卡西平停药视脑波而定。
很少见到孤独症患儿头颅影像学报告提示明显异常的。
也有听说某某大医院的孤独症诊治与以上不同,开单仅有头颅CT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治疗开药是瑞安吉。
不知道您所在的医院是怎样诊治孤独症的,另外对于没有条件进训练中心干预的孩子(比如农村的孩子),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供家长操作吗?
答1
我们这里大多数患儿是在2-4岁间诊断的。很多在打申捷,配合训练,多数家长说有效(具体没统计过),多数家长会继续来开。也有说无效的。见过一个孩子申捷打了四十多针,恩精复也打了好几十针,最后家长也说不清楚到底有没有效果。
个人觉得:即使不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让人觉得变的聪明些,
另外,申捷也是希望,有一点希望总比没有好!
亲情上,家长谁会忍心不给孩子治疗的;经济上:如果不治疗以后很大可能会成为负担,不如趁早尽量投资,或许会有很大改善。
答2
我们不用药,只做训练,只要诊断明确,坚持训练都有效果,第一疗程效果最明显,一部分孩子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平台期,出现时间不定。从理论上讲,申捷没有什么作用。
答3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可表现为极度烦躁大喊大叫或者不和任何人交流(包括眼神等接触),做头颅CT是为了排除颅脑病变,脑干诱发是为了判断患儿是否听力正常,因为此类患儿大多存在交流障碍,要排除因为听力问题引起的交流障碍。
使用申捷的效果在临床上没有恩经复效佳,申捷商品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恩经复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虽然价格便宜,但效果较不显著,对于抽搐患儿效尚可。
对于烦躁患儿先使其安静,再进行训练。
恩经复配合正规训练和家属的关心,一般效果还是不错的。
自闭症的孩子大多都长的非常漂亮。 恩经复的治疗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疗程,一个疗程十针,一个月一个疗程,十针在一个月内的十天内连续打完,每天一针,配合家长抚触和自闭症专门学校的训练,才会有改善。 对孩子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仿说要有意义得多,在教学和训练前必须要先给孩子做能力分析,按照孩子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地教。
1.基本学习态度的形式:一切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发声都必须增强。孩子在放松、运动、笑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虽不构成语言,却非常重要,积极回应孩子发出的这些声音可增加孩子发音的种类,提高其说话的频率。
2.动作模仿、声音模仿及命名训练:口形和舌头动作的模仿要经由视觉观察,舌头拍打所发出的声音则需要通过痰厥辨别,以调整发音。这一系列用眼睛、耳朵的观察,需要动作的模仿才能持续,在模仿过程中要一直予以增强, 。以从动作模仿、声音模仿进一步到语言的模仿;
3.要求动作、要求语言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手指的反映非常重要,因为儿童能用手指时,他所看到的东西范围将扩大。因此要鼓励孩子用手去指,或在指的时候能说出东西的名称,只要他说出,成人马上拿给他,这样是一种直观而有意义的增强。
4.视觉辨别、声音辨别训练:由同样形状、颜色的配对开始练习,进一步到声音的辨别。
5. 语言指示、指令的听从和回应:
(1) 单纯动作:让儿童能遵从“站起来” 、 “坐下” 、 “到这里来”等指令,教师要视情况作示范动作或用手势协助他了解,但在训练过程中协助和示范要慢慢减少。
(2) 回应学习:当孩子能听懂指令后,就可增加距离要求其按指令行事。
(3) 家庭的类化:将回应学习训练扩大到家庭当中,训练其按指令做家务事。
(4) 购物尝试:协助儿童到附近商店买东西或把东西拿给人家,培养其社会技能。
6. 沟通的统合训练:
(1) 修正模式:先提供动作的图片,问他: “你在做什么?”要他说出动作,如果孩子说得不正确,则重复给他听让他模仿,并给予强化。
(2) 扩充模仿:如果孩子的反应完全错误,则必须确认他是否了解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并重复给他听,让他模仿,然后给予强化。
(3) 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做好、想好,只说那些有关他的话和有关他的事。可以在孩子身边故意做一些吸引他的事情等他主动走过来,然后才回应他的要求。
(4) 尽量等孩子的头或眼睛朝向你的时候才跟他说话,或者可以站在他跟前跟他目光对视的情况下才跟他说话,并让儿童习惯了听你把话说完才让他离开。
(5)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放一面大的镜子,既有利于孩子学习动作模仿,又有利于边说话时让他看着镜中自己的嘴部动作或脸部表情。
(6) 未听懂或还不会的字词或句型需要很多、密集式口语说明或动作示范。
(7) 没有立即回应并不代表孩子完全不懂其意思,因此要继续跟他说。
(8) 强调让孩子养成规律和习惯,即以固定的作息时间来管理孩子的活动。什么时候做什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这些概念和规律要逐渐地培养他去适应。
7.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依照一定的顺序而发展。例如,一个孩子如果不曾说话,却要求他说“喝”才给他,其结果知会导致孩子发脾气或干脆放弃需求。因此,对孩子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仿说要有意义得多,在教学和训练前必须要先给孩子做能力分析,按照孩子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地教。
8.避免一成不变的学习过程:自闭症的孩子本来就有固定行为的特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尽量做到多变化,随时随地给予刺激机会,负责孩子只会在特定的地方才知道某样东西,或者只对特定的人的指令才有反应。
9.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找出孩子的增强物,只要他达到该阶段的目标就给予增强,但要注意增强物的正确使用方式。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