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机构 > 机构新闻 > 浏览文章

给智障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2010/3/10 15:18: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刘延军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走进南开区瑞丽园小区的圆梦特教中心,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套120平方米的普通两室一厅。30多平方米的客厅内,只有一台旧电视和旧空调,剩下的空间被两张铁质沙发床占据着。墙上“残疾孩子的再生父母”的一幅字,让记者感受到孙惠萍为智障儿童艰辛操劳的一片真情。

  就想为孩子做点什么

  1989年,原来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孙惠萍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那年她35岁。病好后,孙惠萍找到一份在第二保育院弱育班的工作。在那里,做了多年幼儿园教师的孙惠萍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许多智障孩子。

  也许是留恋自己的老本行,也许是希望为孩子做点什么,最终,孙惠萍于1990年在荣迁东里仅仅40平方米的家中,开办了天津第一家收养智障儿童的全托班——圆梦特教中心。“我要给这些残疾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园,一份仁慈的母爱,一个快乐的童年。我想这也算圆了我自己、智障孩子和他们父母的梦吧。”说这些时,孙惠萍的眼里透露出幸福。

  “月亮上的孩子”进校园

  孙惠萍告诉记者,智障分为很多种,但最难面对的就是自闭症,因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很难与其沟通。

  患有自闭症的小刚(化名)被孙惠萍叫做“月亮上的孩子”,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用语言表达感情,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孙惠萍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为小刚进行特殊训练和行为矫治,尝试每一种和他沟通的方式。浓浓的爱开启了小刚封闭的心灵,这个“月亮上的孩子”慢慢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走进校园,开始了新生活。

  孙惠萍说:“你别看他们有时不懂你在做什么,但他们每个人都有智力潜力。孩子们每取得一点儿哪怕是普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他们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生一大步。”

  夫妻睡了十年水泥地

  谈到这20年的风风雨雨,个中酸甜苦辣只有孙惠萍自己最清楚。

  说是特教中心,但这里和托儿所没什么两样。因为孩子们大都24小时住在这里。也正因如此,孙惠萍这么多年来没看过一场电影,没有外出吃过一顿饭,每年只有正月初一至初六这几天休息。

  起初,她的做法没人理解。旁人的讥笑和非议,她都可以忍受,最让她难过的就是儿子、丈夫也同样不能理解她。孙惠萍回忆说,儿子从十岁开始,一日三餐就和弱智孩子吃同样的饭,她没有领儿子去过一次公园。住在荣迁东里时,孙惠萍家里最多的时候曾接收过13个智障儿。由于地方太小,她和丈夫睡了十年的水泥地。不仅如此,在这间狭窄的房间里,就连平时吃饭的碗都没地方放。

  20年来,100多名轻度智障儿从这里考上了启智学校,有的甚至找到工作,这让孙惠萍十分欣慰。目前,孙惠萍家里还住着一些重度智障儿,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已经31岁了,跟随孙惠萍生活了18年。

  孙惠萍的这条路不好走,但按她的话说,人活着不能光想着自己。做特教既然从一开始就想通了,那就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如今,已经57岁的孙惠萍把特教的接力棒传到了儿子手中。梦,依然继续圆着……

0% (0)
0% (10)

Tags:

下一篇: 广州康纳学校将招24名新生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母亲办教育机构渴望帮助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给智障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 相关文章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