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最根本的技巧,与课堂上或是社交团体所教授的典型“社交技巧”大相径庭。我们习惯将社交技巧视为言行举止的教导,诸如眼神的接触、等候、微笑、问有用的问题等类似行为。事实上这是因为有2种相当不一样的社交互动。一种称为“工具技巧”(上述我们贯长教导的),一种称为“人际关系技巧”。2种技巧同等重要。不过只有“人际关系技巧”才能让人有能力交朋友、培养亲密的人际关系。
摘录:
许多人并不了解,建立一段友谊所需要的技巧是复杂而且相互连贯的,而令人遗憾的是,要获得这些技巧并没有任何捷径或是简单的方法。作者经过去芜存菁之后,将近25年来发展心理学针对友谊所做的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技巧领域,这10个领域所囊括的特质是孩童及青少年所必须拥有的,以便能成功交到朋友并维持友谊。这些技巧一个接着一个连续发展,需要好几年来完成。这10个领域包括:享受乐趣、参照他人、双向互动、重修旧好、共同创作、团体意识、社交记忆、维持友谊、同伙结盟、接纳关怀。
享受乐趣:朋友一定是令人感到愉悦、兴奋的同伴。朋友会努力找寻方法,试图将他们的同伴与正面情绪拉上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会随着发展阶段而改变,原本的“一起玩”关系会转换成“对话”关系,对话内容则包含了幽默、共同兴趣、情绪以及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法。
参照他人:发展友谊关系中的孩童们,能够轻易利用他们的社交同伴的情绪、意见、行动来作为重要的参照点,决定他们的行为。刚开始阶段,“参照”只是利用社交同伴的即时情绪反应,作为自己下一步行动的基础,接着“参照”能力迅速发展,一旦发展到“内心”世界后,我们就要不停探索朋友及家人的内心想法。好朋友间会发展出一套心理上的“参照地图”,记录他们朋友的兴趣、喜欢的活动、优缺点等。
双向互动:朋友必须“尽本分”。当儿童学习成为一个对等的同伴,并且替他们社交场合维持共享的意义和乐趣时,这种双向互动、相互迁就的人际关系就开始了。到后来的阶段双向互动着重在相互欣赏及相互支持。好朋友们有时候会选择放弃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以便满足朋友某个强烈的渴望。
重修旧好:朋友必须有能力处理彼此意见不和的场面,讨论彼此的怨言及冲突,而不会对彼此的关系造成永久的伤害。要是修复技巧没有良好的发展,即使一段人际关系起步状况不错,也会迅速毁灭殆尽的。
共同创作:友谊的其中一项收益就是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进而获得乐趣,其他人可能无法欣赏我们的“内行”笑话,但有共同独特经验的好朋友们,每次会因这些笑话而笑得东倒西歪。
团体意识:作为朋友,表示你将自己视为大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只是自己而已。友谊隐含了“团体意识”概念。
社交记忆:成功及振奋人心的经验,可以让人有往事共享感、命运共同感、并感受到这是对人际关系的投资。朋友们会一起记录点点滴滴有趣的、难过的及对自己影响很大的经验,这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记忆会永远伴随着友谊。而且在面临困厄、或是久别重逢,这些记忆会再次燃起彼此间的友谊火炬。
维持友谊:好朋友会互相挂念,即使分隔两地也会定期保持联络,而这种联系不会有其他特定想做的事情或别有用心的企图。
同伙结盟: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朋友会相互依靠,成为重要的同盟伙伴。朋友们会相互保守秘密、相互挺身而出、彼此坦白忠诚。
接纳关怀:要是能在朋友面前轻松自在,就表示能感受别人喜欢他、接纳他、熟知他优缺点。吸引人之处、恼人的地方。当你完成了一项艰巨的挑战,你会期待朋友赏识你的成就给以祝贺和表达敬佩之意;反之,遭遇挫折和负面事件,也有同等重要的机会,因为朋友可以借此表达对你的支持,展现出他们的接纳、情感、关怀、担忧等。我们还可以向朋友寻求帮助、建议、安慰以及情感上的支持。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