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康复 > 疗育指南 > 浏览文章

孤独症学生小学升初中入班准备

2008/11/14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一、 初中阶段孩子的特性:
(一) 一般孩子:初中生在发展上的阶段是属于青春期,较有自己的主见、认同同类、情感及游戏上的技巧层次比小学阶段高。
(二) 孤独症孩子:应了解在生理、情绪、行为方面的特性。
二、 初中及小学的差别:
(一) 学校环境: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校园环境、教室、教师、同学等。
(二) 课程部分:小学强调趣味学习及游戏中学习,初中则以学科学习为主。
(三) 学科学习: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增加、考试增加、进度快、要做笔记,普通班有升学考试压力。
(四) 任课老师制:各科有其任课老师,必须适应不同新老师,以及变换教室上课的机会增加。
(五) 同类:较有主见、认同同类、较自我、功利、叛逆。
(六) 校规、班规:生活规范更严谨(有记过、改过、销过等事宜),更要求学生自律。


(七) 作息时间:初中每周上课五整天,普通班可能会上第八节。
(八) 期许:教师、家长、孩子自己。

三、 初中入班准备:
(一) 有些小学有时会在孩子快毕业时,安排到学区初中参观,如此让孩子熟悉初中的学习环境,家长可抽空陪同前往。
(二) 透过参观学校以及老师的介绍,可让孩子先认识初中学习的生活型态以及教学环境,进而做好即将入学的心理准备。
(三) 家长可利用暑假或假日,带孩子到新学校打球、走动,认识环境,并熟悉上课的路线及方式。
(四) 平常家长可多谈论一些初中生活的各个层面,让孩子对初中生活有正确的了解;如家中有其它手足,可善用兄长的经验。
(五) 平常可在家中练习听话做重要摘要、或留言的练习,以利衔接开学后课堂做笔记的上课型态。
(六) 在暑假期间,尽可能提供孩子规律的生活,以顺利衔接开学后的作息时间。
(七) 家长可拜访学校辅导室或特教组老师,向学校说明孩子的状况、学习的优劣势、注意事项及需特别考量的部分。
(八) 搜集资料做成纪录,尤其是孩子能力现况、优势能力、正负增强物、禁忌及过去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最好条列并举例说明,以提供老师执行有效的教学辅导与行为管理。
下列为一般纪录的内容状况:
1. 能力状况,如:
(1) 口语能力:使用单字、词、短句、是否符合同龄能力等。
(2) 惯用的表达方式:沟通板、手势或口语等。
(3) 理解语句及指令能力:理解单字、词、短句、是否符合同龄能力等。
(4) 服从指令能力:不能遵从指令、需老师示范再协助完成、需多次口语提示等。
(5) 情绪控制能力:直接发泄、不会表达适当情绪。
(6) 问题解决能力:不知求助、使用不适当方式解决问题等。
2. 行为状况,如:(最好后面可加上在家庭中的协助方法或策略)
(1) 分心、不专注
(2) 听不懂语句
(3) 不知如何表达
(4) 不适当的发言
(5) 自我刺激(发出怪声、摇晃身体等)
(6) 合作及互动互助困难
(7) 作业执行困难
(8) 情绪行为问题(如:发脾气、打人、哭闹)
(9) 课程适应困难
(10)环境转换产生适应困难
(11)突发状况或紧急状况

四、 初中入班之后的注意事项:
(一) 提醒学校辅导室与特教教师合作,提供该生班级辅导或安排训练同类小老师,以增进同类对该生的了解与协助。
(二) 视需要召开任课教师座谈会或个案会议,向相关教师说明孤独症特质、适当的教学技巧及对待方式。
(三) 与导师讨论如何利用学校日向班上其它家长说明(或由老师向家长说明),分享养育孩子的甘苦谈、孩子的特质、以及孩子在班上可能出现的特殊行为与处理方法,取得班上家长的谅解,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四) 尽量参与班务与校务,以争取校内可能资源,包含义工、家长、同类、老师、行政等。(可与班导师商量是否需要)
(五) 生活尽量规律,让孩子有充足睡眠并避免上学前发生不愉快或让孩子焦虑的事。
(六) 设定适当期待,多观察及倾听孩子的声音,留意孩子细微改变及注意挫折、焦虑的处理。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孤独症学生小学升初中入班准备]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