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雅龄
前些日子,医师转介一个特殊个案过来,这孩子有一天咬伤四个班上孩子的纪录。
经过各种专业的评估及讨论后,心理师建议为孩子做行为治疗,也针对此个案的状况,一再与医师、治疗师、班上老师及家长做沟通,希望能藉此达到共识,方便往后行为治疗方案的进行。
以后在每周一小时的特教课程中,一方面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模式及适合的增强物,一方面也取得个案及家长的信任及情感的建立;一个多月后,孩子渐渐从排斥陌生,到期待来上课、喜爱来上课。
本以为情况已稍有改善,然而老师沮丧的告知,伤人的情况依旧如此,且妈妈一出现的时候,孩子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老师发现妈妈竟是在一旁以微笑来赞许孩子的行为。
我知道这种情况之后,心中不仅泄气且觉得无奈,无奈我们的用心错误、无奈妈妈的表现、无奈家长不愿配合而造成幼儿偏差的行为……。在种种错综复杂的情绪后,鼓起勇气决定再一次与妈妈晤谈,告知如何帮助孩子?更希望得到她的配合及协助。
然而妈妈忍不住眼眶中的泪水,难过的告诉我,她也知道这样对孩子会比较好,但……她真的做不到啊!妈妈说从孩子在肚子里,医师在胎儿八个月大时,便诊断出是个特殊儿,妈妈不顾家人亲友的反对,仍然决定生下肚子里的小生命,也独自陪着孩子从肚子里到现在三岁大。
当所有人对她的宝宝存着异样眼光时,在她眼中,宝宝永远都是最棒最可爱的;当所有人对宝宝的态度过于严厉、过于苛责时,她总是觉得她是唯一可以捍卫孩子的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她而言,都是上天赋与的奇迹。她别无所求,只期待能多看孩子一眼、只期待孩子能快乐、平安,其它的,她真的不再祈求。妈妈也因为孩子放下她的家庭、工作,现在的她真的是一无所有了;在她的心灵深处,唯一的依靠就是孩子,孩子是她的所有。
在双颊泪痕中,妈妈露出一丝腼腆满足的笑容……。
当时的我沉默了许久,时间彷佛就此停留。一向自认自己有丰富的教育理论背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看过了无数的孩子,也处理过很多很多家长的教养问题……,但那又怎样?就如学校教授所言:「你永远不是特殊需求幼儿的父母,所以永远不能体会他们背后的辛酸及辛劳。」
过去与家长互动中,我总希望家长都是万能的,不是万能的也要配合度高,只要依照着我专业的教育理念,必能……;然而曾几何时,我真的有用心去体会父母的苦、父母的痛吗?
想到这儿,我只能握握她的手,抱抱她,陪着她,让她尽情的将这些日子以来的难过、伤痛,放声哭出来;再轻轻拍拍她、告诉她:「没关系!还有我。」
现在的我,正学习告诉自己,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同理,少一分苛责、少一分要求,我们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也需要我们的协助,爱与了解,会是化解鸿沟的最佳桥梁啊!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