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身体像装了马达,总是动来动去,怎么也坐不住,是父母眼中的“调皮捣蛋鬼”;
他们智力不低,可上课却总是“走神”,学习成绩差,是老师眼中的“聪明笨孩子”;
他们难于相处,与同学吵嘴、打架是“家常便饭”,是同学眼中的“惹是生非者”;
他们常常被父母痛打、谩骂,被老师教训、批评,被同学嘲笑、排斥。
可这一切,都不是他们的错,不是他们“存心故意”。这一切,只是由于他们患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
据专家介绍,学习差并不是多动症带来的唯一后果。多动症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问题少年的产生。
但是,如果我们给予多动症患儿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支持,他们便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不爱动的多动症女孩
“我的孩子患了多动症,怎么可能?”当10岁的婷婷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时,婷婷妈妈的反应很强烈,她怎么也想不通:文静、显得有些羞怯的女儿,会和“多动症”联系在一起。
的确,婷婷与人们印象中的那种“到哪儿都动个不停”的多动症患儿大相径庭,她总是安安静静,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上课老爱看窗外,整天在做白日梦,或是独自玩弄笔盒、铅笔、橡皮檫。每当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时,她竟连问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参加集体活动时也常常走神。
做作业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同学们一小时能够鐾甑淖饕担?~4小时也完成不了。此外,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里或忘在学校里,也是常有的事。
由于这些“少根筋”似的表现,以及由此造成的学习成绩差,让婷婷没少被妈妈骂,没少被老师批评。
久而久之,婷婷感到处处不如别人,甚至自认为是个“笨小孩”(事实上智力完全正常)。她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心情很郁闷。
许多人也许会想不通:不爱动,怎么也会是多动症?
“多动症实际上是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邹小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教授)说,“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
有调查显示,约10%~15%的多动症儿童没有明显的多动表现,而以注意力不集中为最突出的表现。像婷婷即是如此。杜亚松(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教授)告诉记者,患多动症的女孩,一般多动程度相对男患儿要轻,多表现为小动作的增多。
如果说像婷婷这样“不爱动”的多动症患儿,容易被家长及老师所忽视,这还可以理解。但事实是,即便那些“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孩子,家长们往往也只是认为孩子“不听话、调皮”。
像广州一位做小生意的档主的儿子,从小学开始就非常“调皮”,在教室里根本静不下心来,上课就像顶着大石头,屁股有虫爬,课听不进去。还特容易和同学发生争吵,甚至打架,同学们都不爱与他交往。在家里做作业没写两个字,就开始玩铅笔,或去喝水,或上厕所,摸上个把钟头,功课还是没做完。如此下来,成绩相当差。
家长管教这孩子的手段只有“拳头加棍棒”,可这根本无济于事,孩子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不论家长说什么,他都对着干。情况愈演愈烈,他在学校打架的次数、程度逐步升级,还常常逃课不上学,偷家里的钱出去玩,最后只能退学回家。家长担心自己出去做生意时,孩子跑到外面闹事,就用脚镣把孩子铐在家中。结果,孩子打电话报警。后来,这位“被儿子打电话报警抓起来的老子”,带着孩子来到邹小兵教授处求诊,才发现孩子原来患有多动症。
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为4.31%~5.83%。邹小兵教授认为该数据可能稍偏高,应当在2%左右。如按此比例计算,全国学龄儿童患病人数也达700万。而现实情况则是,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只是少数,漏诊率相当高。
【链接】:对多动症病因的误解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据杜亚松教授介绍,与遗传因素、大脑发育延迟以及体内某些神经递质减少或增多有关。此外,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不和)也起到诱发作用。
有些因素,以往被人认为是多动症的原因,但最终被证实并无关系,如铅中毒。杜亚松教授说,国外通过研究证实,铅和其他重金属一样,轻度中毒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严重中毒可以引起脑病,但是铅与多动症无明显的因果关系。
另外,曾有研究认为,微量元素缺乏、孕妇怀孕期间吸烟喝酒以及食品添加剂等与多动症有关,最终都被证实不是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好动与多动,专科医生才分得清
活泼好动是每一个孩子不可扼杀的天性,可是正常好动与多动症的多动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呢?
据邹小兵教授介绍:曾经有一段时间,“多动症”诊断泛滥,有些地方超过20%的儿童被戴上了“多动症”的帽子。有不少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就诊后,被确认为只是正常好动。
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杜亚松教授认为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家长及老师。一般医生在诊断“多动症”时,会问家长、老师有关孩子的平时表现,以作为诊断的依据。然而,这些都得根据家长或老师的主观判断,例如“孩子是否经常上课时做小动作”、“是否经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是否经常说话过多”……但究竟怎样才算是“经常”呢?
“一个喜欢安静的家长或老师常常会夸大儿童的活动量,把一个比较活泼的儿童看做是多动症儿童。一个喜欢活动的家长或老师,对活动过多的儿童不一定认为是问题。”杜亚松教授说。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一些医生,这些医生往往不是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但一般普通的儿科医生要做出“多动症”的诊断是很困难的。
而且在临床工作中,有些医生在门诊一天要看几十个病号,因而跟孩子及家长常常只有几分钟的交流,再对照多动症的一些简单标准,符合了便匆忙做出诊断。然而,有的多动症的孩子在诊室里,开始会很拘谨,医生一看:“这小孩子挺乖、挺听话的,怎么会是多动症呢?”事实上假如换一个环境,患儿便会“原形毕露”。另一种情况则是,医生一听家长“投诉”说小孩子调皮得不得了,干什么都不专心,并未深入地进行专业评估,便草草给孩子做出“多动症”的诊断。
“其实,诊断多动症并非那么容易。”杜亚松教授说。多动症的诊断,需由专科医生通过和父母、老师、儿童的访谈,做相关注意力测验、量表,仔细评估才行。
“实际上,目前制订的多动症诊断标准还是相当严格的。但问题在于,一些医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不够严谨。要诊断多动症,医生最起码得认认真真看半个小时。”邹小兵教授告诉记者。而且往往第一次就诊下不了诊断,还得来第二次,需要综合考虑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对孩子的评价,以及所做的相关的检测结果。
【链接】:多动儿,看电视玩游戏也静不下来?
“我孩子看电视、打游戏很专心,怎么可能注意力有问题?”这是许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后会问的一个问题。
在许多媒体的宣传中,曾提到“多动”与“好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仅仅是“好动”的孩子,在读书、上课时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但在看电视、打游戏的时候,他会很专心。而多动症的患儿即便看电视或打游戏,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多动症患儿在看电视、打游戏时一样可以是‘很专心’的。”对此说法,邹小兵教授给予了否认。电视、电脑游戏靠的是声光刺激、即时反应,需要的注意力很短。另一方面,多动症孩子其实并不专心,像看电视,他会不断地转台,坐在电视前几十分钟,也说不出看了什么完整的内容。打电子游戏,特别是格斗游戏,主角总是不断变换。
多动症,后果不仅是学习差
多动症,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大脑神经通道出了问题,导致患儿特别容易有分心(注意力缺陷)、冲动和多动的行为。孩子绝不是由于缺乏管教,或天生的劣根性,而是由于他缺乏自控力,使他出现种种“劣行”。
对多动症患儿来说,专心是件很困难的事。他的注意力不是没有,而是发展比较慢,像7岁的多动儿,可能注意力和5岁的孩子一样。
注集力无法集中,要想成绩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多动症儿童几乎90%伴随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邹小兵教授说。这也是诸多患儿家长带孩子来求诊的原因,他们中有些人并没意识到是孩子患了病,来的目的只是希望医生能够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可是,学习差并不是多动症带来的唯一后果。“国外学者曾经调查发现,42%的多动症患儿有品行障碍。”杜亚松教授告诉记者。
品行障碍,这个词对很多人而言似乎有点学术化,实际上,其主要表现形式大家都很熟悉,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行为:攻击他人或动物(包括言语咒骂等);故意破坏财物;偷窃及欺诈等。这也就是说,多动症孩子变成了“坏孩子”。
从多动症孩子变成“坏孩子”,一般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多动症——对立违拗障碍——品行障碍。再进一步,则是青少年犯罪。
前文所述那位做生意的档主的儿子,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个案。最初他是一个坐不住、无法学习、成绩差、行为约束力差的小孩,由于未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加之家长只是“以暴制暴”,老师不理解,同学都避之则吉,无人成为朋友,孩子进而变本加厉,从而走向对立违拗障碍,即跟大人(包括家长、老师)作对,叫他往东偏往西,不听教诲。
也许读者会想,对立违拗障碍的情形,不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叛逆性格”吗?
邹小兵教授告诉记者,逆反心理是每一个正常孩子都应该发展出来的心理状况,如果一个孩子从来不“逆反”,反而是不正常的。但是不论说什么话,都跟父母、老师、任何权威对抗,动不动就打架斗殴,到了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地步,就是对立违拗障碍了。
“品行障碍与少年犯罪,只有一线之隔。对立违拗障碍和品行障碍,是社会的‘毒瘤’。”邹小兵教授这样说,因为这不仅给患儿、患儿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危害。
除了对立违拗障碍及品行障碍外,不加控制的多动症患儿,还可能发展为精神障碍(即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这一般由性格所决定。性格较外向的孩子,易发展成为对立违拗障碍及品行障碍;内向的孩子,则易发展为精神障碍(如前文所说的女孩婷婷)。
长期用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医生常常会给患儿开中枢神经兴奋剂(代表药物是哌甲酯)来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且往往要连续服用较长的时间。
但在临床上,药物治疗往往会被一些家长拒绝,原因在于他们听说药物会有较多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曾经有研究报道称服用药物的多动症患儿,与普通孩子比较,患儿存在体重偏轻、身材偏矮的现象。也有一些网站或广告宣传(尤其是推广治疗多动症中药的)会以此作为“西药有不良反应”的证据,让家长购买其号称“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产品。对于此,邹小兵教授首先确认曾有这样的研究报道,但他告诉记者,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用药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哌甲酯是一种已经应用长达六十多年的老药,假如存在如此严重的不良反应,绝对早就被‘打入冷宫’了。”邹小兵教授说,“即便退一万步说,药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肯定也只是身高上有1~2厘米的差距,作为患儿家长,您愿意孩子的多动症不加控制,成为一个‘问题少年’,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痛苦根源,还是宁愿让孩子少长1~2厘米呢?”
邹小兵教授告诉记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食欲减退(胃口不好),大约20%的患儿会出现,但一般是一过性的。此外,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
据杜亚松教授介绍,患儿服用药物后(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的变化是注意力改善,上课时能安静地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也因此提高。由于这些变化,家长、老师及同学也会改变对患儿的态度,这会使患儿感到鼓舞,从而进一步促进症状的好转。
“药物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暂时让问题掩盖了起来。”这是家长们不愿意孩子接受药物治疗的另一原因。
“的确,患儿在吃药的时候,才能集中注意力,不吃药就不行,这是肯定的。即便吃了一年两年,第三年停了药,孩子的注意力又会不集中。”邹小兵教授说,“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在家里会挨打挨骂,在学校不被老师重视,会被同学嘲笑。长此以往,就易导致品行障碍的发生。如果用药,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等到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再去停药。”
“有研究已发现,服药的孩子发生品行障碍及对立违拗障碍的比例,比不服药的明显低。”邹小兵教授说,并一再劝诫家长,“如果您的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而各种教育措施效果不明显时,不要拒绝药物治疗。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证明,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对绝大多数患儿是安全而有效的,有时效果还挺神奇。”
治小孩,先治家长
邹小兵教授介绍,如同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多动症的治疗方面也存在许多的误导。像不少的网站、广告宣传中药能治好多动症,且无毒副作用。“中药治疗,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有效,家长不要贸然选择。在多动症诊疗指南里,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行为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药物加行为治疗。”邹小兵教授观点明确地指出正确治疗的方向。
行为治疗,通俗一点讲,也可称为心理治疗。即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原理,假借一些手段,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上课不专心、易怒易冲动等。
“简单地说,行为治疗就是适当地奖励和惩罚儿童。”邹小兵教授这样解释道,“采取正确且适当的方式奖励孩子,采用温和的方法惩罚儿童,而不是粗暴地对待。”
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以下这个实例。7岁的豆豆是杜亚松教授接诊的一个多动症儿童。他的妈妈希望他改变的问题有: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常和同学打架,做作业拖拉。豆豆喜欢做的事情是看动画片,吃麦当劳。家长和医生讨论后,选定做作业拖拉为首先要改变的行为。强化方法是:父母把当天豆豆喜欢的动画片录下来,完成作业后允许看动画片,如果晚上9点不能完成作业就不能看动画片。同时规定每星期只要有三天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在星期天去吃麦当劳。经过三周治疗,豆豆已经能够达到上述要求,于是家长把要求提高到每天做作业都不拖拉。第一个疗程结束时,豆豆已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第二个疗程选定和同学打架作为要改变的行为,并联系老师帮助监督和评价其行为,规定每周打架次数控制在三次以下。强化方法是:家长给豆豆买一本他喜欢的图书或吃麦当劳,同时老师在班会上表扬。经过一个疗程治疗,豆豆基本能做到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动手,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在杜亚松教授看来,上述行为矫正治疗,实际上只是一系列操作的最后一步,而最根本的不是“治小孩”,而是“治家长”。
“家长在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杜亚松教授说。
“家庭因素可能不是多动症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却能让多动症成为一个大问题。”邹小兵教授认为。其中家庭因素指的是家庭气氛紧张、父母教育观念的错误等等,而“大问题”则是指品行障碍等严重后果。他认为,如果家庭和谐,夫妻恩爱,家庭教育很好,多动症的孩子在不用药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展得较好。
“懒惰、不用功”是父母对多动症孩子的最常见的评价。邹小兵教授对这种评价非常不认同。他认为,任何人在得到适当的鼓励,拥有成就感时,都会努力起来,孩子更是如此。邹小兵教授在门诊经常看到,平常成绩只有一二十分的孩子,考了五六十分,被家长表扬后,表现得非常激动。甚至有一些平时总是被父母骂“不乖、调皮捣蛋”的孩子,被医生表扬“这次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的时候,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孩子并不像家长所想的那样“没出息,一辈子就完了”,当你真正触及他的灵魂深处之后,他是乐于接受“表扬”的。
杜亚松教授“治家长”的方法即“家长培训”,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课程,让家长了解“多动症”,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具备和应用正确的教养方法,最终通过家长的配合(当然,学校、老师的配合也很重要),使孩子得到好的发展。“多动症儿童,与患感冒或哮喘的儿童一样,他们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病理学基础,而非故意‘捣蛋’,他们是需要帮助的。而家长,是最有义务帮助孩子的人!”杜亚松教授说。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