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二届世界妇幼保健国际研讨会上,妇幼专家公布的调查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90%以上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手段。专家呼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在婴儿期及早训练爬行。
“爬”是婴幼儿期最佳运动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谢晓桦医生说,“爬”对于婴幼儿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全身运动。因为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抬高、转动头部和四肢,这样有利于锻炼颈部肌肉、胳膊及腕的力量,对今后走、跑,用勺子吃饭都有好处;爬时还要保持动作协调一致,有利于增进手眼协调能力;此外,爬行对孩子来说是一项较剧烈的活动,消耗能量较大,可以增强体质。
上课不专心缘于幼儿期“爬不好”
“我们家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5分钟课就开始做小动作或东张西望找同学说话,考试看题总是漏看一行或抄错一句”。近日记者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儿童医院的保健科门诊,经常听到有家长反映孩子类似的症状。
谢晓桦医生介绍,门诊中日均有二三十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相关问题,大约有六成学龄期的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平时丢三落四、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等表现,这种症状就是“感觉统合失调”。而导致孩子“统合失调”的大部分原因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爬过或没爬好,爬行训练被家长忽略了。
五种表现判断孩子是否有感觉统合失调
“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言语表达和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妨碍正常成长发育。”专家分析,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除了早产、剖宫产等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学会走路。这个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显现出来,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家长可通过下面的五种表现判断孩子是否有“感觉统合失调”,如有应及时带其到医院保健科诊断。
1. 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等。
2.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等。
3.在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 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这样的孩子被家长带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诊断,总误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4.方向差,容易迷路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动作协调能力差,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5.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名词解释: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协调不和谐,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触觉、平衡统合系统方面。
如何训练孩子爬
婴儿出生3个月后,头能直立了,就可以经常让其趴着玩,每次3至5分钟,随月龄增长,循序渐进。孩子如果不爱爬,家长就要抓住孩子情绪好的时候,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爬行,最好父母和孩子一起爬。
7至9个月是模仿能力形成期,家长先做示范爬,如追逐滚动的球,拿到后放在孩子面前,让其模仿爬。孩子开始时可能并不一定前进,反而后退了。这时家长可双手稍用力顶住孩子的双腿,使他得到一点支持力而往前,慢慢学会用手和膝盖往前爬。每天练习爬行2-3次;最初每次爬行时间持续5-10分钟,以后随着孩子喜好可以延长时间。
孩子学会了用手和膝盖爬行后,家长可让其趴在床上,用双手抱住腰,把小屁股抬高,使其膝盖离开床面,小腿蹬直,两条小胳膊支撑着,轻轻用力把宝贝的身体向前后晃动几十秒,然后放下来。每天练习3-4次,会大大提高胳膊和腿的支撑力,逐渐学会走路。
五招助孩子爬
1.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作为孩子的游乐区,将其趴着放在地上,在孩子面前5米处放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这样可促使他往前爬。
2.宝宝爬的时候,可放些好听的音乐,家长也可和宝宝聊天、讲故事,让他感觉爬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
3.可以用其他游戏增加爬的乐趣。比如,早晨起来时,家长让宝宝从被子的这头爬到另一头。
4.每次爬的距离和时间不要太长,一般20米左右即可。
5.爬也是运动量很大的运动,宝宝爬完后让他多喝水,补充体力。
宝宝榜样
盖瓶盖可训练手眼协调
近日记者跟随首儿所保健科医生谢晓桦来到了清清家,经过医生综合测评,现在1岁多的清清,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均属优秀。据清清妈妈吴女士传授经验,孩子身心发育健康,完全得益于还不到6个月时进行的爬行训练。
清清家的地板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球和各种毛绒玩具。吴女士拿着一个绿色的天线宝宝逗引清清,“清清看这里,你最喜欢的天线宝宝,来,到妈妈这里来。”正趴在地板上玩耍的清清立即被玩具吸引,伸动小胳膊小腿,迅速爬向妈妈身边。“清清特别喜欢盖瓶盖,每次洗完澡我给她涂润肤露,她都拿着瓶盖不松手,非要自己盖上。”吴女士对记者说。
谢医生对清清的出色表现表示了肯定。清清喜欢盖瓶盖、插笔帽,表示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好。还不到6个月家里人就有意识地训练她爬行,促进了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文/本报记者 马晓娟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