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特殊教育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孤独症,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这种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并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措施。
关键词:孤独症早期干预
孤独症是近年来在特殊教育对象中新提出的一类,虽然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对孤独症的治疗与康复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有效的方法,但对孤独症儿童应该加强早期干预,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却是大家的一致看法。那么,为什么对于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这么重要,又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就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孤独症儿童的特征决定了早期干预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格外重要。
1.早期干预理论。
(1)人类的先天不成熟性。人类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天生具有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性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缺陷,但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生物,自然进化的这种选择从理论上来说它不可能使人类存在这一其他生物都没有的缺陷,后来经过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与哲学家的讨论与讨论,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的这种先天不成熟性对于人类成长的重要意义:人类正是由于有这种先天的不成熟性,所以才有了后天发展的种种可能,才为人类接受更多的教育,为能够有更多的成长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人提出“以往许多研究者通常把延长的不成熟的作用看作仅仅是给学习和社会化提供更多的时间,在他们看来,学习的积累是有益的,然而,仔细地考察幼儿的学习机制表明不成熟及其限度和不完善的特质起着适应性的作用”。
(2)关键期理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类的这种先天的不成熟性其实对人类的发展是有利的,它为人类更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那么这种发展的可能是一直存在的呢?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呢?生理学的研究表明,生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具体表现为脑体积的增大、脑细胞数目的增多、突触密度的加大、神经回路的构建及维持。在脑快速发育的时期,最敏感的是在生后半年内,一般认为可长达4-5年,甚至更长。在这一时期内,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的能力,易于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这一时期脑功能的建立要比到青春期脑发育成熟后更容易;这一时期内脑对环境刺激表现的最为敏感,因此这一时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感觉、运动、语言及其它脑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也为教育和训练提供了良机。与此想对应,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上,也有一个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语音学习方面,2-4岁是关键期;在掌握数概念方面,5-5岁半是关键期;4岁前智力发展最为迅速;4-5岁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智力及语言的发展方面。但是,近来也有些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儿童期其实没必要如此关注,其实人类的一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种观点对于那些已经错过关键期的问题儿童的父母来说可能有精神支持的作用,但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它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
2.孤独症儿童的特征:虽然孤独症的表现不尽相同,差异很大,病因至今也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大多发病于3岁之前,主要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及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极、僵硬的行为方式。从这些可以看出孤独症是会受早期干预影响比较大的一类特殊儿童,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病的性质:孤独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而且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在目前生物技术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就决定了它的不可预防性,而且它治愈的可能也是小而又小,这样就只有寄希望于干预了,而儿童早期的干预又是最有效的;
(2)发病年龄:孤独症大多发病于3岁之前,一般0~7岁被认为是儿童发展的饿关键期,这样在发现一个儿童的是孤独症以后还没有错过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干预效果会相对明显;
(3)孤独症儿童的两个显著特征是语言障碍与社会交往障碍,其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4岁,社会交往也是儿童期快速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语言和社会交往都是在儿童早期容易发生改变的,这就为早期干预提供了条件。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