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课程」在特教班,无论是哪一个学习阶段,都是重头戏,其主要的理由当然是源自于「生活自理课程」对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来说,如果不尽早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不早期让孩子接受特殊教育的服务,很可能,孩子错过关键期,就必需仰赖父母照顾一辈子,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一天,父母也会发现自己的体力大不如前时,才开始后悔没有早一点训练孩子独立的性格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技巧。
在特殊教育生活自理的课程设计,我们最常运用的技巧就是「工作分析」,也就是将每一个生活技巧的步骤进行分析后,一个生活技巧的教学活动设计,可能就会细分成数个步骤,老师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能力,确定哪一个孩子的能力足以训练哪些生活技巧。
从特殊教育的角度,将生活技巧予以工作分析有一些好处,当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的教学,透过分解的动作可以在孩子实际操作的练习时,看出哪一个步骤的能力是不足的,可以针对此不足的能力提供重复练习、增加操作的机会,使孩子渐渐熟练该技巧。同一个生活能力的训练,不只可以用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将相同功能的生活能力,改变操作工具,让孩子将一种技巧练习的更熟练;例如:练习舀谷物的练习,我们可以依着孩子抓握的熟练程度提供大小不同的汤匙,由大的到小,使用的容器也能随着孩子是否能将谷物准确的倒入而调整大小,初期的练习,提供孩子正确的示范与成功的机会,是进行生活技巧练习非常重要的关键。
当一种生活能力的训练过程,我们经过工作分析,老师也亲自的示范每一个步骤,并在孩子出现练习困难的时候提供口语的提示或动作的协助,每一个生活技巧,绝对不时一次就能学会,需要透过老师提供机会与各种情境让孩子实际运用学会的生活技巧,此技巧才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份。
利用生活故事书,结合生活技巧的练习,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透过生活故事书的阅读后,能够记得每一个生活技巧的步骤,由于老师在第一次示范的时候,都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孩子在亲自操作的时候,除了有老师之前的示范,此时再加上自己亲自操作的完整经验,老师在这个时候,则能为孩子拍下每一个步骤,并按照操作的顺序排列后,以孩子的角度叙述过程,搭配适当的文字内容,就可以形成一本以生活事件为主题的生活故事书。
现举一实例,并以工作分析法的方式呈现上厕所的技巧应用在在生活故事书的内容:
页数相片内容
封面张小玲站在厕所门口文字内容:张小玲的书—我会自己上厕所
第一页张小玲走到厕所门口文字内容:我要去上厕所。
第二页张小玲站在厕所门口并用手敲敲门文字内容:我先敲敲门,厕所里没有人。
第三页张小玲打开厕所敲门文字内容:我打开厕所的门。
第四页张小玲走进厕所文字内容:我走进厕所。
第五页张小玲将手放在腰际,并抓着裤子的松紧带文字内容:上厕所要先脱裤子。
第六页将裤子往下脱到大腿处文字内容:我把裤子往下拉。
第七页张小玲坐在马桶上解便文字内容:我坐下来大便。
第八页张小玲拿着卫生纸擦屁股文字内容:我拿着卫生纸擦屁股,要把屁股擦干净。
第九页张小玲拿着擦过的卫生纸丢进垃圾桶。文字内容:擦好了,要把卫生至丢进垃圾桶。
第十页将裤子往上拉到腰部文字内容:上完厕所要把裤子穿好。
第十页转身手握住马桶按水把手文字内容:还要冲马桶。
第十一页走出厕所文字内容:我上好厕所了。
第十二页洗手文字内容:上完厕所要洗洗手。
第十三页走回教室,看着老师文字内容:老师,我上完厕所了。
上述的例子,我们需随着孩子的语言习惯调整内容,有些孩子可能年纪还小,我们会直接用大便、小便或尿尿的字眼,制作生活故事的老师需随着孩子的年龄、认知能力和语言习惯来呈现,如:我要去尿尿…..,我们透过这个模式的呈现,除了可以让孩子不断学习到正确的生活习惯与操作顺序,也让孩子不断的连结动作和语言的意义,如果我们将阅读生活故事书的练习成为教学的重点,很多的生活技巧即能仰赖生活故事书的模式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建立密切的关系,孩子渐渐就能学会一个生活技巧的正确程序。
从孩子的经验出发,透过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呈现,「生活故事书」应用于生活自理课程的目的,即是让孩子学习每一个生活技巧的顺序,并提供视觉性的提示,辅以语言文字的说明,孩子也渐渐了解每一个生活技巧与动作的意义,对于孩子日后表达要上厕所的技能,与对事件的认知能力,都能借着阅读生活故事书的课程而建立。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