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康复 > 行为矫正 > 浏览文章

努力试训练课程—行为问题的处理

2005/7/7 9:50:47 来源:香港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突破障碍

个别特殊问题行为的处理及实例

1、刻板式活动

包括无意识和重复地把物件或身体部分作某种活动或转动,以及一些异常的重复性习惯。

(1)把环境和人物作出适当调整,离开或取消引发特殊问题行为的刺激物,预防和制止该行为再发生。

(2)最好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抢先做适当的处理,否则在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停止的讯号,在需要时予以制止。

(3)预设一些与刻板性活动不相容的活动,占据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在引导下表现理想行为时,便加以赞赏。

泽林3、4岁时很喜欢开关抽屉,一有时间便重复此动作。他的婆婆总会大声喝止,但他会更大力将 抽屉关上,发出“呼”一声,之后便很满足地走开。待一会儿又重施故技。婆婆很担心泽林会弄伤自己。我经过观察后发现:

      次数:一个下午十数次

诱因:无聊,不懂玩玩具。喜欢“呼”的声音,自我刺激。

后果:引起婆婆的注意,然后用力关抽屉,寻求更大刺激。

改造目的:将无聊的动作变为有意思的动作。

          制止其发出“呼”的声音。

行动:每次泽林想开抽屉,妈妈立刻上前,稍做约束,说:“乖仔,帮妈妈拿指甲钳出来。”然后领着他的手去做。接过指甲钳后,与他一起轻轻地将抽屉关上。把他带离抽屉并安排其他活动给他,以分散他的注意力。下次,泽林再开抽屉时,第一时间上前约束,说:“帮妈妈放回指甲钳。”记着与他一起做,并说:“乖仔,唔该你。”再与他一起轻轻关上抽屉。(注:取得指甲钳后,需装作替自己剪指甲。)

结果:经数次后,泽林觉得乏味,得不到他预期的刺激,便放弃了。

 

2、自我刺激,尖叫

孩子因不懂善用时间,常有不同形式的自我刺激行为出现,应视其骚扰程度作适当的处理。

(1)确认诱因是无聊、恐惧还是身体不适。

(2)将无聊的动作变为有意思的动作。

(3)若有自伤或伤害性的行为要立刻制止,并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活动上。

举例:孩子尖叫,无时无刻,叫个不停。

诱因:无聊,喜欢尖叫的声音刺激。

改造目的:将无聊的动作变为有意思的动作

          制止其发出高频率的叫声。

行动:泽林一开始尖叫,我马上指这他的口,要他叫十声,然后与他一起叫十声。而音量只是平常的,一定要数完十次,然后说“乖仔,数得好。”然后才让他离开。

结果:他觉得没意思,因每次都要和我一起边数边叫,不久就放弃了。

 

3、拒绝接受变化

孩子对于理解人事相互关系有一定困难,他们常利用一成不变的道理,建立一些他们可以理解的事物规则。我们可按以下原则,训练其灵活性:

(1)配合因材施教发之推行,有层次地以相片、图片或字卡安排生活程序,使孩子知道每一程序的意义和预制知下一个节目。

(2)设计生活程序表一定要有灵活性,图字卡的项目可按需要调动位置。需要改变时,预先更换图卡位置,然后用简单的言语,向孩子作出预告。例如有新朋友探访,学校有新老师或换班房等,使孩子易于适应。

(3)坚决地阻止孩子的固执行为,贯彻始终地执行计划。训练孩子谨守生活程序表,而不是固执地停留在某个程序上。

(4)按孩子的认识和言语能力,提供有限度地选择。如生活程序表内下午茶时间,可在有限资源下,提供数种不同的食物让其选择,又或在讲故事时间让孩子挑选其心爱的故事书等。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孩子的活动,避免养成过分刻板的习惯。例如:避免每星期在同一超市买同一样东西,要带孩子望别处购物。又如避免孩子每天选择相同的食物做下午茶,可避免提供该种食物做选择。

4、发脾气和自伤性行为

如撞头、打墙、打自己、咬自己、大哭大叫等。此类行为发生较快和突然,常制造尴尬场面,甚或令父母心碎。

(1)确认原因,是恐惧、无聊、身体不适,还是有其他要求。

(2)坚持不在孩子发脾气和自伤时满足他的要求。

(3)立即以行动约束,使其停止,并分散其注意力。在孩子平静下来后,才加以赞赏,把他放开,给予有意义的活动。

(4)按孩子的理解力,教导其简单而正确的沟通方法,使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举例(一):下午妈妈忙于家务,孩子先用手打头,继而将头撞向墙,妈妈连忙阻止,立刻给予食物,并陪伴他。

次数:每日下午。

诱因:肚饿,无聊,自我刺激。

后果:得到母亲的注意和有东西吃。

改造目的:制止自伤行为

先下手为强,在孩子未撞头前介入。

行动:每日下午,妈妈先安排下午茶,并与孩子一起进食,然后安排简单活动给孩子参与,最后才做家务。

结果:孩子的需要获得满足而没有再撞头。

举例(二):泽林喜欢用手打墙,打玻璃,手背受伤也不理。

           次数:一个下午数十次。

           诱因:无聊,寻求感官刺激。

           后果:触觉及听觉获得刺激,但手部受伤有瘀肿。

           改造目的:约束并制止自伤行为

                     以有意思的行为代替自伤行为。

           行动:每逢泽林以手打墙,马上约束其双手,并强制他拍手十次,边数边拍,直至完成,并说“乖仔,数得好。”再安排他做一些简单活动,如自己斟水饮,才让他离去。

结果:最初数次要抓着他的手去拍、数,然后喝止并口头指示,他即可自己拍十次。完成后便说:“乖仔,数得好,去喝水。”数天后他变不再用手打墙。

5、破坏性行为

孩子缺乏建设性的游戏能力,有时会从破坏物件的声音中寻求刺激,破坏性行为可以是他们探索环境的方法,也可以是发脾气的表现。例如:撕纸,咬东西,将物品掷到地上弄破或从窗口掷下。

(1)教导孩子明白在不同环境下的应有表现,预告将会发生之事情,以减少其发脾气的机会。

(2)选择体积大,坚固而简单的玩具和物品,使孩子方便操纵和感觉舒服,切忌给予零散而复杂的套装玩具。

(3)及早与孩子订立生活程序表、游戏和做功课的时间、范围以及形式。

(4)训练孩子执给玩具和用品的习惯。若能经训练成功,日后或可发展成为做家务的好助手。

(5)运用行为改造法,将孩子的破坏性行为修正,练习恰当的行为,坚守原则,为孩子塑造好行为。

举例:孩子喜欢撕纸,放学后喜欢找寻家中的报纸、杂志、甚至书本,一页一页撕下,再逐张撕成碎片。,四散在地上。若找不到可撕的纸便哭,母亲违有每天预备报纸给他。

次数:整个下午重复地撕纸。

诱因:无聊、没有其他节目,找寻感官刺激。

后果:触觉、视觉、听觉获得刺激。由于母亲不断供应报纸,使撕纸行为的时间增加,直至晚饭。

改造目的:将无聊的动作变为有意思。

         制止此行为之质量,安排其他活动以消磨余下的时间。

行动:预先准备5——10张A4纸,用粗笔划大十字,分成四部分,待孩子放学后教导其将A4纸沿十字撕开,分成四份,完成后教他用橡皮圈捆着成为便条纸。赞赏他后给予下午茶或其他活动,并找机会在家人面前请孩子取出便条纸,一起再赞赏他。也可按孩子的能力,要求他将纸对折,用剪刀沿线剪开或撕开,分四份后用万字夹或订书机把便条纸订好。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家里多了不少便条纸,而孩子在制造便条纸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每天接受了手眼合作的训练。

6、不成熟的社会行为

以往带小泽林望酒楼吃点心,如需等位时,稍一不留神,他便吃别人留下的食物或喝桌上剩下的茶。若遭强制,他便大发脾气,大跳大叫,导致场面混乱。要对付此等不成熟行为,我们要注意下列原则:

(1)虽然这些行为带来尴尬场面,仍需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公共场所。

(2)留意孩子的行为,用一致及简单扼要的信息,告诉孩子该行为是不恰当的。

(3)同时同地教孩子一些适当的行为,并加以赞赏。

举例:以上述情形为例。

次数:每逢要等位吃点心。

诱因:心急、肚饿,不懂分辨是否别人的东西。

后果:泽林因吃别人剩下的东西不遂而大哭大叫。

      妈妈不敢带他进入茶楼,在门口等,直至有位。

改造目的:学习等候。

          不随便取东西吃。

行动:每次带泽林上酒楼时,若要等座位,妈妈与他在门口等至差不多有位时再进入。然后告诉他要等位,轻轻拖着他的手。若泽林有上前取食物的动作,立刻约束制止“不行”。并问他是否需要去洗手间,以分散其注意力。回来后再告诉他要等位。若他能安静等候,每隔一小段时间便称赞他一次。

结果;泽林在茶楼里面安静等位的时间慢慢加长,讲“要等位”及称赞的次数渐渐减少,终于养成了泽林等位的习惯。

7、对某种事物恐惧或感官刺激过敏的反应

泽林曾对某种电视广告十分恐惧,每次该广告在电视屏幕出现时,他便尖叫惊哭,非常不安地走来走去。有部分孩子怕踏足沙滩,而孩子对某事物有异常的过敏反应,我们应按以下步骤:

(1)提供机会让孩子渐进式接触那些使他产生恐惧之事物。

举例:孩子怕沙

A、 先用小量的沙慢慢漏在孩子的脚背,同时数1-10,赞赏他。

B、 第二次可尝试鼓励孩子站子沙上,数1—10,赞赏他并即抱他离开沙堆。

C、 将站在沙上的时间慢慢延长,每次完成后均加以赞赏

D、直至孩子可安然坐在沙上玩沙。

(2)协助孩子脱离特别恐惧的事物,也要渐进式地加长孩子对该事物接触的时间,并注意以下原则:

A、 以柔和、平静的声音语调做安慰

B、 陪伴孩子和给孩子深爱的玩具伙伴

C、 安排轻音乐和柔和光线,避免强光和闪光。

D、与接触该引起恐惧事物的同时,按着的能力给予其他活动,如一面跳,一面数一至十或唱儿歌,随着轻音乐或儿歌摇摆以分散注意力。

E、 积极训练,慢慢加长时间,直至恐惧消失为止。

       举例:泽林接受以上训练后,恐惧渐渐消除,后来当相同电视广告出现时,他学会指着那黑猩猩笑,毫无惧色。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努力试训练课程—行为问题的处理]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