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
沟通,治疗孩子心理问题的良方
病例:去年暑假,一位满脸痛苦的母亲带着女儿一起来到了儿童心理专科,她虽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为了女儿的学习问题,却身心疲惫。经医生的详细询问及心理、行为评估后发现该小女孩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症伴有感统失调症,需要心理行为治疗,其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家长与小孩的心理沟通及注意力行为训练,单位时间内完成某学习量后给予奖励等训练,以及结合生物反馈注意力训练、针炙等方法。经过2个疗程20多天的治疗后,情况相当理想。在新的学期里,小女孩成绩进步了不少。
幼儿早教为日后奠定心理基础
据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智力开发中心李素萍主任介绍,0~3岁是我们常说的早期教育,3~6岁是学前教育。在三岁以前不断丰富孩子的环境刺激,让孩子接受更多的信息,而且是贯穿整个生活中的教育过程,尤其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任何一个活动。如母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说话都是早期教育。首先是家长要有这个意识,通过一些早教机构对家长的培训,相应地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该学些什么等等。从各个方面发展孩子的听觉、触觉、视觉、语言、感觉、运动、社交等能力,所以第一家长必须有早教的引导意识,第二就是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育常识,第三就是家长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接触。
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还可以促进交流、促进小孩大脑发育,发掘更多的潜能,所以早期教育不单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好处,还培养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可为日后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出现心理问题关键是缺乏沟通
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其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原因是自幼家长没有给小孩创造一个轻松和睦的环境,没有重视早期教育,忽略了沟通,到了学龄阶段很容易就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自闭症、学习困难等等。女孩多见焦虑症,男孩多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例如小孩不爱吃饭,家长就棍棒侍候,实际上这样会引致恐惧心理,小孩一看到吃饭就害怕。另一个就是家长说他的小孩测智力时很正常,为什么学习老是上不去,每天晚上做作业、复习到很晚都不见效。有一部分原因是行为心理疾病,注意力缺陷。
引起这一系列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它大概与围产期因素(如宫内窘迫缺氧、难产、羊水污染等)以及家长的早教、沟通缺乏有关。家长经常为了生活、工作在外面跑,回到家又要做家务等,有的根本没时间跟孩子说上几句话。例如小孩上课总爱做小动作,成绩又不好,经常挨批评,家长也不以为然,在家里只会监控他安静地做作业,那么小孩见到作业就没兴趣。而且孩子越是长大说的话就越少,做家长的根本不知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烦恼、心理挫折。
在治疗上根据小孩的情况给予心理治疗,及家长与小孩多进行沟通为基础,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进行综合训练,有感统失调的配合做感统训练,再根据情况选用相应的药物。家长在家里可以通过做一些游戏来训练小孩的手、眼注意力(如拍球、跳绳、踢毽子等),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认真听课做作业,回家就陪他玩,然后再复习功课,逐渐地不但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兴趣和亲子关系,还可以训练他做事的时间性、专注性等等。早期教育是前提,心理治疗将会更重视儿童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但也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
相关内容●●●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所谓感觉统合就是大脑把听觉、视觉、触觉等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使个性和谐有效地运行。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发生运作失灵,这种失灵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它使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削弱,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时间长了,这种不和谐运作与所产生的低能表现必然导致心理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一般有5种:
(1)视觉统合失调:常发生读书跳行,翻书错页,抄错题目或丢三落四等。学习成绩持久低下,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听觉统合失调:注意力十分不集中,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好忘事,而且是刚讲过的就没记住。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可能厌学逃学。
(3)触觉统合失调:经常害怕受惊扰,常躁动不安,瞻前顾后,连洗头也十分恐惧。
(4)平衡统合失调:分不清左右使鞋子穿反,分不清里外将袜子穿翻,写字时字距、行距忽大忽小,划线歪等。长久的不成功使孩子大大削弱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
(5)本体统合失调:常表现走路顺拐,唱歌跑调,读英语时结巴等,会使孩子对这些课丧失信心。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