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不断加强,媒体的报道也五花八门,使得大众对孤独症产生了不少误解。以下是对于孤独症常见的误解:
误解1、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解释:孤独症是广泛性发展障碍,是与生俱来的,与心理障碍没有关联。如果一个孩子长期被虐待,不会导致他患上孤独症: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也不会导致他患上孤独症。
误解2、孤独症是因为教养方式不妥而导致的
解释: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这种说法已经被推翻,孤独症的发生与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误解3、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
解释: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孤独症在儿童出生前产生,在出生后几个月或者几年症状才会显现。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是终生的,虽然有效与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孤独症患者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是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
误解4、孤独症患者在智力方面低于普通人群
解释: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在2009年的调查,大约46%的孤独症儿童拥有平均值或平均值以上的智商。虽然目前尚无灵敏可靠的测试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数也仅代表一个估测,不过这个结果可以说明,部分孤独症患者拥有与普通人群一样或更高的智商。
误解5、孤独症患者在某方面有特殊能力
解释:只有大约10%的孤独症儿童呈现某一方面的“天才能力”。电影《雨人》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被称为孤独症型特才的例子,而不是一般孤独症的例子。孤独症型特才显示出的特殊能力又被称为“分裂能力”。这些超常能力包括记忆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这些技能与日常生活中所需要运用的功能性技巧不同。
误解6、孤独症患者没有感情,因此不会与他人建立友谊
解释: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对病情较重的儿童来说,和他人建立友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会和其他人建立很好的感情。更多的时候孤独症患者是不知道如何建立感情关系,而不是不想建立感情关系。孤独症患者是很好的公民,他们会遵守规章制度,而且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以及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指导。
误解7:孤独症患者不会说话
解释:有一些孤独症患者在语言方面发展迟缓,也有一部分孤独症患者没有语言能力。现有数据表明,大约25%的孤独症患者没有口语语言或者仅有有限的口语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能因此说孤独症患者不会说话。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