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治疗方法 > 融合教育 > 浏览文章

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2011/4/26 15:47:16 来源:北京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作者:王国光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孤独症儿童进入幼儿园进行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首先不是表现为专业上的支持,而是心理上的支持。这种心理上的支持就是接纳。形式上的接收不能等同于心理上的接纳。接纳包括接纳他们的问题、接纳他们的行为、接纳他们的一切。接纳需要园长有全纳性的理念,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特点并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并将这一理念传达给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家长以及小朋友。

  2005年,我开始寻求与幼儿园合作,试图在幼儿园开展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先后有十几家幼儿园都拒绝了我的要求,理由是担心孤独症儿童的进入会影响他们的普通生源,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所工厂幼儿园愿意合作。由于他们对孤独症儿童缺乏正确的了解,担心普通家长有顾虑,所以条件很苛刻。比如接送孩子的时间要和普通孩子错开,尽量不要让普通家长看到;普通小朋友在户外玩大型玩具的时候,孤独症孩子不能去玩;进入普通班要有老师跟随等。幼儿园虽然答应合作,但是显然不能接纳。然而在当时我没有选择。好在孩子们都是周边工厂职工的子女,比较朴实,家长们也没有太多要求。幼儿园园长虽然没有一定的高度和理念去认识,但是探索终究可以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给园长、给老师也给普通家长认识的时间。只有进入才可能让大家有机会去了解。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进入了这个幼儿园。自从进入幼儿园,我们经历了由于孩子闯进普通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发生争执;我们经历了由于孩子发脾气,大哭大闹惹来了幼儿园全体孩子和老师的围观,甚至包括众多周边小区的居民;我们经历了由于孤独症孩子往楼下仍东西、撒尿,惹得操场上的小朋友一片哗然,园长、老师、普通家长轮番轰炸;我们也经历了普通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主动找孤独症儿童玩,还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多玩就好了!朴素的感情,温暖的话语感动得我们家长满含泪花;我们还经历了幼儿园老师被我们家长不懈努力的精神所感动,主动邀请孤独症孩子和他们的小朋友一起活动。家长们是朴素的,老师们是善良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半年的时间,接送时间错开,不能和普通孩子一起活动等禁令不知在什么时候都解禁了。事实证明环境是可以打造的。这无疑给我增添了无数的信心与希望,更坚定了我在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与工厂幼儿园合作的经历,带给了我很多思考。特殊机构与幼儿园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合作呢?是不是幼儿园只要有普通儿童就适合做早期融合教育呢?对我们的孩子如何实施干预,即对幼儿园来说是可行的,又对我们的孩子是能够有最大帮助的?带着这些思考,找到了北医幼儿园。并在北医幼儿园几年的融合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的一些体会。

  第一、与幼儿园的合作形式

  与工厂幼儿园的合作经历,使我意识到:以两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存在,无论从行政管理方面还是教学管理方面,都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个体。而融合教育要求的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密切配合,管理上的各自独立就势必影响到教学无法交叉。与普通老师的交流只能更多依靠于某位老师的热情与责任感。但是老师的热情靠什么来维持呢?这种配合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深入的融合无法开展。这样的合作形式只能解决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安置问题,不能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理想的管理模式应该是一个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两个部门——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由于有统一的管理,因而建立了有效的沟通途径,两个部门的合作是必然的,是平等的。没有谁依附于谁的关系。这样的管理才有可能在教学上有密切的合作,达成及时有效的配合。

  第二、对普通幼儿园的要求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对普通幼儿园的要求有一定的高度。首先幼儿园的人员要相对稳定,人员流动性太大的幼儿园不适合做融合教育。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普教经验,对孩子的问题有一定能力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因为有时孤独症儿童的问题是瞬间发生的,有没有能力马上分析判断出这是孩子的进步迹象还是孩子的问题,这是对普通教育老师的考验。有普教经验的老师会马上做出判断给与干预,相反会被忽视掉,而错过了干预的时机。

  那么具备了以上的条件后,在幼儿园如何营造一个接纳的人文环境呢?

  1、普通儿童家长接纳的环境

  大多数正常发展的儿童家长随着关于融合经验的增加,其态度也会不断地改变。这一点在我们的融合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普通儿童家长开始由于缺乏对孤独症的认识,他们表现出对孤独症儿童不接纳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幼儿园要注意打造一个接纳的整体氛围,这一点非常重要。北医幼儿园是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对家长的宣传与知识普及。对于普通家长来说首先是习惯。给他们时间去了解。开始时有的家长不知道孤独症是怎么回事,还误以为是什么传染病。有的家长看见孤独症孩子发脾气,以为他们会经常打人,忙拉着自己的孩子躲在一边。久而久之,家长们习惯了,也了解了,原来不过如此,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不如意就发脾气。一次,在幼儿园里,一个孤独症孩子发脾气趴在地上,正赶上亲子班下课,两个爷爷看见老师和弱小的妈妈弄不动,就赶快过来帮忙。一边拉一边说,你们真不容易呀!现在都弄不动了,以后大了怎么办呀?可得抓紧训练呀!感动得家长泪流满面。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普通家长都愿意接纳我们的孩子,有了积极的团体氛围,个别现象也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Peck,Carlson和Helmstetter(1992)在一项有关125名正常儿童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项目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总体上是肯定的,并支持融合教育。

  2、普通教师接纳的环境

  一位幼儿园园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普通老师来讲,关键在于在她的心里有没有孤独症这样一个孩子。这就决定了这个孩子是重视还是被忽视。教师的接纳不能停留在不嘲笑这样一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老师是否把他当作班级的一员去看待。一次,一个刚进入班级融合仅一天的孩子家长留着眼泪告诉我:昨天,孩子回家说,老师上课的时候让他当小狐狸了,孩子兴奋得眼睛放光。家长期盼的是什么?是平等。而这种平等对于孤独症儿童家长来说有时却是一种奢望。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接纳不仅是平等,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

  在一次小班的分享阅读课上,故事的名字是《上床睡觉》。当老师讲到:大象和其他小动物们都上了吊床,树折了,只听砰的一声,小动物们摔下来了。这时一个三岁的孤独症孩子突然紧紧抓住旁边一个小孩的衣服领子,喊妈妈。并且抱住不放,小孩吓得直躲。这时辅助老师过去,孩子使劲抱住老师,老师抚摸着他的头给与安慰。这时老师翻到小动物们躺在病床上,全身绑着绷带的图片,小朋友们都大笑起来。可是,孤独症孩子却哭了,哭得很厉害,使得小朋友的目光都投向他。班主任老师不得不停下来,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辅助老师。辅助老师轻轻地说“当真了!”班主任老师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面向小朋友说:“你们看**伤心了!他看见这么多小动物绑着绷带,躺在床上,多疼啊!说明他特别有爱心,对小动物有同情心。”听老师这么一说,小朋友们都渐渐不笑了。孤独症孩子也慢慢平息了。普通老师的充分理解与恰到好处的处理,即照顾了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又对普通儿童适时实施了的同情弱者,富于爱心的教育。这就是接纳。接纳他们的特点,接纳他们的问题。

  普通教师的接纳不仅表现在有接纳的愿望,也表现在有接纳的能力。

  如何做到普通教师的接纳呢?

  l         加强普通教师的专业培训。在与许多普通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对于孤独症儿童,开始时有的普通老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孩子大脑有问题,怎么干预都没用。因此,在这种思想的趋势下,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容易被忽视。这是由于普通老师对孤独症儿童的不了解所造成的。

  l         普通教师需要支持。这种支持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和专业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支持就是给与老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给与他坚持下去的信心。因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进展是非常缓慢的,已经习惯于普通教育的老师开始时是非常不适应的。由于这种不适应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否定或者对孩子的否定,因此,给与老师及时地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肯定来自于幼儿园,更来自于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当然专业上的支持也是给与教师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幼儿园能够为老师提供机会进行专业性培训,加上家长有能力给老师提供一些针对自己孩子的家庭训练心得供老师参考的话,这将是最理想的组合。

  3、普通儿童的接纳环境

  Peck和他的同事在一项有关125名正常儿童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项目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报告说他们的孩子比他们自己更能接受人的差异性,对于障碍者或一些外貌或行为不同的人也更容易适应。

  普通儿童眼中的孤独症儿童

  我曾经问过有孤独症儿童融合的小班普通小朋友,“你觉得**怎么样?”回答是“他老哭,还尿裤子、尿床。也不会讲故事”。“你觉得他和别人一样吗?”回答是“不一样”。我指着另一个小朋友问:那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吗?回答是“一样”。一个大班的普通小朋友当被问及班里的孤独症孩子时,说:“我不喜欢他。我觉得他老哭,也不会和别人玩。”其实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在普通孩子的心中是有意识的。关键在于普通班老师如何引导?

  教师如何引导?

  教师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行动。幼儿园小朋友最容易受老师的暗示,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我曾经听到过一位老师对班里的小朋友说“谁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他带到楼上特教班去。”虽然,小朋友可能不知道特教班是干什么的,但是至少知道不是好孩子去的地方。当小朋友看到特教班的孩子时,会对他们的家长说:这是特教班的。老师的引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歧视的种子。

  我也曾经接触过一个幼儿园老师,他是这样介绍一个孤独症儿童给全体小朋友认识的: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的小朋友,他叫***。他呀,认识很多字。小朋友不认识的字可以去问他。但是他动作还没有你们灵活,小朋友要等着他,不能推他走。而且有些话你们得多说两遍他才能够听明白呢!所以当他不懂的时候,你们可以多说两遍,耐心解释给他听。大家要帮助他,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帮助人,老师最喜欢帮助别人的小朋友。

  大班的一个孤独症孩子,拼图能力特别强,但是理解能力比较弱。一旦班里有小朋友弄乱的拼图玩具拼不上了,小朋友就去找他。他三下两下就把拼图拼好了。小朋友们都说:这是他的强项,我们可比不了。小朋友还都很佩服他呢!所以遇到他因为不理解发脾气的时候,小朋友都不和他计较,会自动躲开。这是环境的作用,这是老师引导的结果。宽松的环境给与孩子成长的空间。

  当遇到孤独症儿童在班上出现状况时,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态度也影响普通儿童。悦悦6岁了,是个爱哭的小女孩。一遇到难题就懵了,会大哭不止。一次,老师让小朋友取自己的彩笔准备画画,悦悦突然大哭起来,因为她忘记带了。她大哭着说“给姥姥打电话,让姥姥送来。”老师让邻座的小朋友借给她,这才平息下来。老师告诉悦悦,忘记带笔要和老师说,并且告诉周围的小朋友以后悦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你们要主动去邦助她。后来,老师发现当悦悦哭的时候,都会有小朋友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又忘记带笔啦?那样子还真像个小小老师呢!

  有人说孩子像一张白纸,任凭环境去塑造。关键是塑造环境的人如何引导。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要为国家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不仅需要现代专业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宽容与接纳。这才是真正文明社会以人为本的标志。

  班里有个孤独症孩子,对普通孩子的作用是什么?

  孤独症孩子进入普通班是普通班的负担,还是普通班的资源?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议。站在不同的角度答案不尽相同。王梅老师增经说“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不应成为普通孩子单纯的付出。”北大医学部幼儿园潘燕生园长说“从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角度,幼儿园的职责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那么孤独症孩子的进入,培养孩子们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就是培养孩子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现在孩子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被别人关心,很少有机会去关心别人。别说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从何培养,也是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该上课了,老师要求小朋友收拾好玩具去上厕所、洗手,有些小朋友依依不舍,希望能多玩一会。老师态度很坚决。浩浩是刚进班融合的一个孤独症孩子,还没拼好的玩具舍不得拿走,看着老师说“我想再玩一会。”老师答应了。小朋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浩浩特殊,但是都默许了,还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吃午饭了,浩浩不想吃菜,老师给浩浩盛了很少的一点菜,其他小朋友都要将一盘子的菜吃掉。虽然也有不爱吃菜的小朋友,但是显然没有人和浩浩去争。看书的时候,小朋友都爱看的一本书,浩浩也想看,老师把书先发给了浩浩。因为浩浩以前很少主动看书。小朋友虽有些遗憾,但是大家似乎都习惯了。

  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正常发展儿童的学业进展并不会因为安置在有发展障碍儿童的班级里而受到负面影响,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正常儿童做得更好(Buysee & Bailey,1993;Sharpe,York,& Knight,1994)。Thurman和Widerstrom(1990)。根据大量研究结论归纳出:儿童在融合机构内的发展情况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品质和教育能力,而不是一体化本身。

  在融合班级里,由于孤独症儿童的进入,不同正常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不同类型的儿童教育得到了体现。

  l         朵朵进入到普通班后,遇到了一个对手——一个淘气的小男孩磊磊。磊磊很聪明,知道的东西很多。以前,磊磊是老师上课的小帮手。自从朵朵进入以后,动摇了磊磊的绝对权威地位。因为朵朵超常的记忆力,知道的东西比磊磊多很多,磊磊有些嫉妒。磊磊故意弄坏朵朵的彩笔,故意弄脏朵朵的画纸,甚至还在朵朵漂亮的白色衣服上乱画,因此,遭到了老师的批评。磊磊怎么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呢!老师们说,这对磊磊是件好事。看来磊磊的抗挫折能力需要提高。

  l         彬彬是个从外地转来的孩子,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一下子进入到大班肯定有很多的不适应,学习也跟不上小朋友的进度。总是一个人闷闷的坐在一边。老师安排孤独症儿童恒恒和他坐在一起。恒恒数学很好,很喜欢玩扑克牌的游戏,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伙伴。于是恒恒和彬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好朋友。恒恒教彬彬玩扑克牌。恒恒有了玩牌的伙伴很高兴,彬彬也因为有了恒恒很开心。彬彬虽然没有上过幼儿园,但毕竟是个普通的孩子。彬彬很愿意帮助恒恒。恒恒画画的时候,经常找不到自己的笔,彬彬会主动去帮助他;游戏的时候恒恒很怕男孩间的冲撞,他会主动去找彬彬,躲在彬彬的身后。彬彬还安慰他,“没事,有我呢!”不久,老师们发现彬彬变得活跃多了。因为有恒恒的存在,彬彬变得自信了。

  不仅是淘气的磊磊、内向的彬彬,还有很多普通班的小朋友都是融合教育的受益者。班主任老师说:自从朵朵进入大班后,我们班的小朋友变得勤快了,对待小朋友间的矛盾宽容了。普通家长也反映,孩子变得懂事了,知道心疼人了。

  融合教育带给正常发展儿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例如,从同伴比较中,正常儿童更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们在自愿地教障碍儿童学习时,自己的技能和理解能力都会提高。自愿的同伴学习和互动帮助,可以克服自我中心,促进双方的发展与进步。

  4、在幼儿园,特殊儿童家长要学会利用资源。

  对于特殊儿童家长来说,关键的不是学会自己如何训练孩子,而是如何分析判断周围的资源并合理的利用他们帮助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长只靠家长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一个支持系统。

  第一是来自老师的支持。孩子进入幼儿园,每天面对的是老师。只有寻求老师的支持,孩子才能得到最直接的帮助。

  首先家长要让老师相信自己可以坦然面对孩子的问题。这样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才能无障碍。但是,当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的家长有方方面面的顾虑,担心有相反的效果,所以不能坦诚地与老师沟通。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家长,老师发现孩子有问题并委婉地和家长谈,希望家长重视。可是家长无动于衷并找各种理由证明孩子不但没有问题而且还很聪明。虽然老师认为孩子有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在双方的配合下完全可以解决的,但是面对家长的不配合,老师也无计可施。家长需要老师的配合,老师也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很多普通幼儿园的老师。其实,依据老师们的经验,孩子来幼儿园几天,老师就能够看出他们的问题。因为每天都有比较。隐瞒是无济于事的。但是,老师们心中也有顾虑,他们不会直接与家长谈孩子有问题,建议去医院这样的话,用他们的话说“家长对这个问题太敏感了。”但是出于对孩子的责任,他们会比较委婉的提醒家长。即便这样的话,他们也要考虑好几天,担心家长接受不了。有一个家长后来回忆说“当时老师问了我三个问题,后来查资料知道这三个问题都是孤独症的典型特征。其实老师早就怀疑孩子是孤独症了。”因此,和老师的沟通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师的沟通,家长最好直接了当,坦然面对。这样会减少很多双方的相互猜忌。家长要争取老师的支持。家长和老师不是对立者,而是同盟军。家长要给老师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我的孩子有问题,我需要老师的邦助,我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其次,家长要让老师相信孩子是能够有变化的。元元半天在机构,半天上幼儿园。在机构训练两个月后,幼儿园老师发现元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变化表现在:上课时不再跑出教室外面啦!吃饭的时候可以坐住了,不爱吃的饭菜在老师的要求下可以吃下去了。以前不爱吃的,宁可饿着也坚决不吃一口。老师说:“和以前相比变化太大了,我相信孩子是有潜力。”孩子的变化更增加了老师的信心。

  第二是来自普通家长的支持。普通家长是重要的资源之一。从与幼儿园合作的经验中感受到只要特殊家长敞开心扉,有些普通家长是愿意帮助我们的孩子的。我们所说的帮助首先是不歧视我们的孩子。我们经常会看到普通孩子不论在任何场合遇到他们熟悉的特殊孩子时,都会很热情地打招呼。虽然我们的孩子不能以同样的热情回馈于同伴,但是家长通常都非常鼓励孩子间的这种交往。家长间的交流关系有时候是以孩子为纽带的。普通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常都充当了家长间交流的小使者。在幼儿园我们会看到,普通家长与特殊家长间亲密的交谈。这种交谈是同为家长间的交谈。在文艺演出时,我们的孩子在台上不知所措,看到的家长主动上去安慰她,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感慨:特殊家长多不容易啊!

  第三是来自特殊家长的支持。特殊家长间是最容易心灵沟通的。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分担烦恼、分享孩子的进步,相互鼓励。这对于特殊家长来说是多么需要这样一个氛围!而有些家长往往容易因孩子的问题担心被人歧视,害怕本来脆弱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有些家长从而怀疑一切,难以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因此,失去了很多资源以支持。一位家长说:在三口之家里,看起来是一个病人,实际上已经是三个病人了。

  在幼儿园里,每一个特殊家庭都需要幼儿园老师的支持、需要普通家长的支持、需要其他特殊家长的支持,也需要小朋友的支持。家长的作用就是为孩子提供这种种支持。当然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不理解、嘲笑、甚至歧视的人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存在就因此否认地球上还有阳光。我们看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接纳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幼儿园老师主动要求学习特殊教育,主动与特殊老师交流,努力钻研特殊孩子的差异化教育,这是令人可喜的社会进步。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一个社会支持的大环境,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