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孤独症儿童关爱日”,有关人士提醒市民,当发现孩子喜欢“乖乖”地自己玩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个案:
4岁的孩子突然谁也不认识了
前几天,市区4岁的小朋友小啸在妈妈的带领下到医院求诊。小啸是一个长得清秀、文静的男孩,爸爸妈妈都是医生,他们却治不了小啸的病。原来,小啸快3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在临睡前叫他唱歌,才发现他以前会唱的歌全不会了,背得滚瓜烂熟的诗歌也不会背了,家里人都以为他只是暂时没心情,不当一回事。后来,家人才发现他也不爱与小朋友交往了,平时在幼儿园独自玩玩具,别的小朋友一动他的玩具就大哭大叫。
慢慢地,在幼儿园没人敢惹小啸,他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乖张,连自小带他的爷爷奶奶也不认了,整天只粘妈妈。有时候妈妈上班或外出,他就紧抓住妈妈不放,大声哭闹,很依赖妈妈的样子,如果妈妈加班他就不肯吃饭不肯睡觉。更令家人担心的是,以前小啸是一个乐意与家人分享的乖孩子,吃零食的时候会主动分给长辈,但现在连妈妈也不肯分了,即使自己吃不完也不许别人碰。
身为医生的小啸爸妈怀疑小啸患上孤独症。经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证实小啸果然患上孤独症。
分析:
孤独症儿童越来越多
市三院心理治疗师许律琴介绍,从近两年接诊的情况来看,患上儿童孤独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由于初期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造成全家人一生的缺憾。该院曾经接诊过一名7岁的男童,因为就诊太迟病情拖得太久导致伴发癫痫。据其家长反映,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因为生意刚起步,夫妻俩人整天都忙于在外面打拼,就请了一个保姆带孩子。孩子与保姆不亲,因此整天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玩玩具,大家都说他乖,想不到这么乖的孩子竟然患了孤独症。
孩子为何会患上儿童孤独症?许律琴介绍,其实孩提时代,是最需要家人的温情和亲情滋润的,如果缺失了来自父母朝夕相处的关爱,儿童要么会变得非常调皮,要么会非常“乖”,其实这就是孤独症的前期症状,只不过每个人的个体都不同,有的儿童会病情恶化,有的儿童会自我调节后不治而愈。作为家长,发现孩子的异常要及时弥补不足之处或者为孩子治疗,才是积极的应对措施。
处方:
尽可能多地关爱陪伴孩子
许律琴说,儿童孤独症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原有语言或交流能力丧失,或无法与小伙伴交往等就要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治,越早越好。在确诊后,家长可能需用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参与孩子的培训教育,而这个过程有可能是漫长的,结果还不一定理想,所以,希望父母要多关爱自己的孩子,既不过分宠爱孩子而放松对其要求,也不要因为厌烦而粗暴地对待孩子,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使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谭月韶)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