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语言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孤独症的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已经造成了语言发展的先天障碍;反过来,语言的严重滞后,有阻碍着他们走出自我,适应社会。语言训练成为突破的关键。
标本兼治:语言训练中的基本原则。
标:直观看到的语言发展的外在指标,既孩子能够说什么。人们习惯于用这一指标去衡量孩子的语言水平,相应的也就专注于孩子会说什么,不会说什么。急于求成,但收效甚微。
本:制约、影响语言表达的本质因素。三个方面:语言表达的动机(愿意说)、语言表达内容(说什么)、语言表达的能力(怎么说)。
1、语言表达的动机:动机的缺失,使语言的发展失去了前提条件和原始推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话,也就不会有说话的愿望和兴趣。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让孩子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特别是语言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具有的工具性作用。应该建立起来:使用语言传达需要信息——成人对信息的反馈——需要的满足这样一个公式,随时随地就地取材把握实际随机应变,利用生活中的细节,让孩子反复体会使用语言和获得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要求得到满足之前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机会。孩子就会明白为了达到需求必须使用语言,语言对于孩子便不再是多余装饰和负担,而成为一种真正的需要。这是语言的发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建立起使用语言与满足需求之间的稳定关系,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的孩子顽固的拒绝使用语言,用哭闹肢体表示等方式获得了满足,如果对孩子迁就了,放弃了正确的示范和要求,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哭闹或用肢体就是沟通的方式。最终用他来替代语言。更有甚者,因为对孩子了如指掌,举手头足之间便知道他的需求,不等孩子表示或者怕他哭闹便满足了他的一切要求。语言对这样的孩子便成了多余的东西。像这样脱离了交际的环境,使孩子说纯粹的话,都是在舍本求末。
如前所述,发音和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当然语言要以声音作为载体,而声音又必须承载一定的语义内容,并与实际场景恰当的结合,才能实现语言的功能。从这一意义上说孤独孩子背诵的儿歌、唐诗、天气预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所以当孩子有了清晰的语言后,语言训练的重点应该从语音联系转向语义训练,及理解语音和意义的对应关系,转向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够在饿了的时候,说出我要吃东西,实际意义远大于儿歌。
2、语言表达内容:视野狭窄,兴趣单一,感知觉贫乏。缺少感受与体验,都会使孤独孩子的语言内容受到局限。语言的发展不但有愿意说的问题还有说什么的问题。语言的丰富多彩,必须要依托于感觉、感受的丰富多样而这又依托于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符号体系,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头脑中建立起来声音和所指对象联系化的过程,任何一个词汇的习的都必须强调形象的支持作用,而情景又存在于活动过程之中,教语言必须利用活动,必要时要创设活动。不管是对物体的命名还是对物体方位状态性质的描述,必须要有实物的一一对应。学习表达自身的感觉、感受的词汇,更必须要依赖于孩子的亲身体验。所教的词汇都是孩子他所感知的事物。
孤独症儿童不喜欢听故事,听故事的起点必须从最低级状态开始。首先分解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在现实情景中,找到对应的实物,这样做就是将故事这样一个连续性的动作过程首先分解成一个个静止的但有互相连接的因素,让孩子首先建立每一个词汇句子与情景的稳固联系,然后再脱离情景,让孩子借助于图画和声音符号对语言所包含的实际意义进行理解。
如:讲述一个拍皮球的故事,最好和孩子一起做拍皮球的活动,活动中可以教孩子理解圆,拍,皮球跳起来,皮球滚到远处了,捡回来,再来一次,你先拍,我后拍,累了,等等有关词汇。和孩子爬山,可以让孩子体会:居高临下,汗流浃背,漫山遍野这样的成语的意义,理解远处有白云,近处有树木等等实际情景。和孩子一起逛街可以让孩子看什么是汽车停了,什么是汽车开了,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和孩子一起玩水可以告诉孩子让孩子感觉什么是凉什么是热等等。
从实物实景出发,然后才能过度到依托画面来理解语言。如果故事的内容超过了孩子的感知范围,那么这样的故事肯定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会利用每一个情景,进行恰当的语言训练,勤奋和持之以恒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也许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示范,积累至关重要。在感觉到对牛弹琴的时候也能坚持下去,这是成功家长们的宝贵经验。
3、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怎样发音,怎样连词成句,怎样按照语法规则将词汇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以及怎样在交际中恰当的运用语言,听觉表象困难造成孤独症儿童模仿发音障碍;概括能力低下,使他们理解语法规则的过程缓慢,不能在适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正确的迁移,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语言,鹦鹉学舌,重复性语言较多。制约了语言水平愿意说说什么两个要素之外,其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孩子要知道怎么说。
表达能力问题,既孤独症儿童学习怎样说话,从道理上讲,与成年人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为了学会正确的发音,先听后说,就是其中的重要规律。语言是声音做为物质载体,而声音又不能在时空中停留,当语音示范消失后,孩子要发出同样的音,必须依赖对声音的记忆与表象,这样就要有大量的反复的听觉刺激,才能使孩子记住语音,并形成正确的表象支撑,以实现声音的再现。如果没有足够的听力训练,让孩子开口说话是非常困难的在孩子不会发音,不愿意说话,不能讲话,的时候不厌其烦的大量的与孩子讲话,正是孩子开口的必要准备。听觉的积累是语音发展的必须阶段,而恰恰在这一阶段最容易出现问题偏向:既然孩子听不懂,不说话,那么就认为对他讲话也是白讲,不会受到任何的成效,也就没有必要再对他讲了。二三岁之前还会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讲,三岁后恰恰在他需要大量听的时候,因遇到他不开口而遭遇到挫折的家长反而中断了与他进行语言交流。这种失误也许正是导致孩子最终不能开口说话的原因所在。
听觉训练也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一个字,一个词,二三个短语,短句的训练开始。讲话要蹲下来,与孩子视线对起的位置上,用清晰慢节奏的语音反复的示范,不急于逼迫孩子说话,听懂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开始就七八字势必造成孩子记忆上的困难,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同让成年人记住并且要说出一句非常长的外语句子一样。
孩子会说单词以后,怎么样由单词过度到句子呢,有的孩子要在这一阶段停留很长的时间,将词正确的组成句子需要有思维水平做基础,特别是孩子的比较概括能力。因为句子里包含了语法规则,语法是对由不同的具体词汇组合而成的不同的句子的相同特征和规则的概括。让孩子实现这一过度,大量的替换联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怎样让孩子理解主语、谓语、宾语的排列规则呢首先给孩子出示一个标准化句型:妈妈吃苹果
先替换主语:爸爸吃苹果——奶奶吃苹果——爷爷吃苹果。
再做宾语替换:妈妈吃苹果——妈妈吃香蕉——妈妈吃橘子。
还可以做谓语替换:妈妈吃苹果——妈妈洗苹果——妈妈拿苹果。
逐步加大难度:如同时替换谓语和宾语:妈妈拿苹果——妈妈洗衣服——妈妈喝茶水。
换掉句子中所有具体词汇,只按照主——谓——宾去构成全新的句子:弟弟拍皮球——哥哥搭积木。经过这样一个搭桥练习,促使孩子对语言规则的理解,让孩子反复体验、领悟多变的词汇和不变的规则之间的关系,为孩子重新组织句子及产生创造性的语言打下基础。当一种句型掌握了以后,再扩展句子成分就成为一种可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做替换练习:如妈妈早上洗衣服,妈妈晚上洗衣服等等。从典型句子开始,把握句子结构的稳定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从简单的短语到成分复杂的长句子,遵循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就不再感到语言是一种扑朔迷离,琢磨不定的东西,孩子说话的兴趣和信息都会增加。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