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的言语较为窄化,若孩子的沟通能力能提升,则其认知能力也会相对成长,问题行为则会逐渐减少,可见言语训练的重要。其训练原则与方法如下:
1.需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如:吃饭时、洗澡时、游戏时间时。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符合孩子的目标。
3.制造相关语言情境。如:吃早餐时,拿着果汁和牛奶,询问他要喝哪一种?
4.语言环境中最好能有同侪或家人随时给予回应。
5.找出孩子有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诱发语言。如:暗中将他随身携带的破毛巾拿走,让他找不到,而诱发沟通的意愿。
7.当他有沟通意愿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提示的程度视孩子的能力决定,搭配口语的完全提示、口语部分提示、嘴形提示等,例如:当小明指着门
想要出去时,妈妈可以提示他:”小明想要?”然后做出”出去”的嘴形提示。
9.配合孩子的步调,需有耐性给予孩子反应的时间,老师或家长可等待五秒后,再做相关反应。
10.若孩子有沟通意愿的出现,则立即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赞赏。根据这些原则与方法,实际应用方式请参考【例一】
【例一】训练一个惯用喊叫哭闹表达需求的自闭症孩子之口语表达
1.情境:每天早餐时间,沛沛即将吃早餐时。
2.制造语言环境:桌上放着牛奶和豆浆,妈妈问孩子:”沛沛要喝什么?”
3.训练步骤:
(1)”沛沛要喝什么?”“喝牛奶”(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
(2)”沛沛要喝什么?”“喝牛奶”(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奶”小声一点)
(3)”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奶”不发出声音,只做口型提示,由沛沛看妈妈口型,自己说出“奶”)
(4)”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不做口型提示,要沛沛自己说出”奶”)
(5)”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牛”小声一点,由沛沛自己说出”奶”)
(6)”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牛奶”不发出声音,且只做”牛”的口型提示,由沛沛看妈妈口型,自己说出“牛奶”)
(7)”沛沛要喝什么?”“喝……”(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牛奶”不发出声音,由沛沛自己说出”牛奶”)
(8)”沛沛要喝什么?”“喝……”(不发出声音,只做”喝”的口型提示,让沛沛看妈妈口型,让他自己说出来”喝牛奶”)
(9)”沛沛要喝什么?”“……”(不发出声音,让他自己说出来”喝牛奶”)
4.孩子沟通意愿不高时,假若他平日喜欢喝牛奶,可以故意给他豆浆,诱发他的学习意愿。
5.随时给予鼓励和适当回应。
6.训练步骤是循序渐进的,可能某一步骤就需训练好几天,并不是在一天之内就可全部达成,父母需有耐心等待。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