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胡子轩)4月2日,由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简称世图北京公司)主办的“关爱自闭症儿童暨《亲密不再遥不可及:自闭症家庭治疗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出版集团一层综合运营展厅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的自闭症治疗专家,同时也是本书的作者易春丽女士到场,与自闭症儿童家长、与会读者共同交流了有关自闭症儿童诱因、干预方法,以及如何重建与父母间的亲密关系等关键性问题。
发布会当日,正值第十二届“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世图北京公司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捐书仪式。世图北京公司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将以这个简单而隆重的捐书仪式为起点,让更多人认识自闭症,了解创伤,重建亲密关系,让更多的家庭获益。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近年来,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家长几乎都听说过自闭症,并对其症状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真正了解儿童正常与异常发展区别的家长并不多。
科学如何定义自闭症
1943年,美国医师肯纳通过对11位求诊儿童的观察研究,第一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精神症状,并命名为“婴儿期自闭症”(infantile autism)。几乎同一时期,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儿科专家汉斯·阿斯伯格也发表了一篇案例报告,阿斯伯格将其称为“自闭性精神障碍”。肯纳和阿斯伯格因此被认为是最早发现和诊断自闭症的精神病学家。
经历数十年,学界对自闭症的认识大大提升,自闭症被定义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纳入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指南。2013年发布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确定了自闭症的两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的持续性缺损,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自闭症的成因:“先天遗传”or“童年创伤”?
在解释自闭症的成因时,肯纳提出了“冰箱父母”这个词,并经一位博士的推广发展为“冰箱父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是父母的冷漠、对孩子的拒绝行为造成了孩子的自闭症。这一理论曾盛行长达40年,直到一位孩子同样得了自闭症的心理咨询师站出来。这位心理咨询师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先天遗传因素对自闭症的作用。此后多年,自闭症都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影响的遗传性疾病。
2017年,中国学者易春丽和周婷提出了关于自闭症的新假说——自闭症是婴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假说认为,如果一个人在3岁前经历了与依恋相关的创伤,那么他将难以发展出安全的依恋关系。失去了安全的依恋关系,他就失去了安全的港湾,没有对最亲密他人的依赖,也就放弃了对最亲密他人的信任。当他放弃了人际交往——甚至放弃和父母的人际交往时,也就丧失了前行的动力。于是他从此自闭,筑起自卫的城墙。
先天气质与后天创伤一道诱发了自闭症
根据这一假说,同样是创伤,为什么有的人像《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一样向外自救,而有的人却自闭了呢?易春丽、周婷认为,这是因为创伤对自闭症的诱发作用需要结合个体的先天易感性。自闭症患者对于来自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通道的刺激有高于正常人的敏感性。
简单来说,自闭症患者倾向于高估环境中的风险,面对稍有挑战的环境,就容易出现过高的焦虑和恐惧反应。易春丽谈到,由于这些特征,自闭症儿童对于稳定、安全的环境有着更高的需求。一个足够敏感、温暖和稳定的照料者或许能够安抚住这样的孩子,能够成为其安全基地,并帮助他(她)建立信任感。然而,“一般敏感”的父母则在养育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也许难以理解这些孩子的需求,可能无法与这些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倡的做“足够好的妈妈”是不够的。面对一个高敏感的孩子,父母也必须十分敏感才行,要做“十分好的父母”。
治疗自闭症重点:重建依恋
与新假说配套的是一种新的自闭症治疗方法,即自闭症的家庭治疗方法。这刷新了人们对自闭症的既有认知,也引来了争议。这些争议主要来自坚持传统自闭症治疗方法的训练机构。传统的自闭症治疗方法是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这种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就是人为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应用这种疗法的训练机构会为自闭症儿童设置高强度的行为训练课程,强调将行为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通过一遍遍演示,让孩子进行模仿。
然而,易春丽等人认为,这种疗法治标不治本,看起来让孩子学会了某些技能,却有损亲子关系,会对自闭症孩子造成二次创伤。自闭症的家庭治疗方法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着力于让自闭症孩子从创伤中走出来。这种方法并不直接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症状进行干预,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父母身上。具体来讲,一方面咨询师会帮助父母调整心态,另一方面会帮助父母学会读懂自闭症孩子给出的信号。这正是所有期待加强亲子关系互动的家长们非常需要而又平时所忽略的。正是由于自闭症孩子给出的互动信号比较微弱,所以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够稍加提醒就能够做到更好的养育,那么对于普通孩子的养育来说,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易老师提及,在过往的咨询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情节: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主人公“帅哥”非常排斥和父母有身体接触,但是他喜欢拿遥控器玩,恰巧有一次他的爸爸把遥控器装在了裤兜里,于是易老师把遥控器作为媒介,引导帅哥去爸爸身上摸索,由此产生身体接触,促进了他们的亲子关系,让治疗得以出现突破性进展,对于改善亲子关系非常有帮助。
因此,治疗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父母而不是孩子身上。
自闭症的家庭治疗,让亲密不再遥不可及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大概1%的儿童患有自闭症,并且近年来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存在大量自闭症患者,但相应的医疗服务能力却还很薄弱,真正了解儿童正常与异常发展区别的家长并不多。在很多案例中,有些两三岁前不说话的孩子只会被家长认为比较“孤僻”,有些症状不典型的孩子则被认为是性格“内向”等,因此可能错过了自闭症干预的关键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易春丽和周婷于去年推出了一本系统介绍自闭症的图书《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并在今年世界自闭症日推出了姊妹篇《亲密不再遥不可及:自闭症家庭治疗实录》。
与前一本书不同,《亲密不再遥不可及:自闭症家庭治疗实录》实际上是对一个完整案例的呈现与讲解。这本书虽然是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实录,但行文非常流畅,文字细腻,过程详实,充满温情,读来宛如一本亲子关系的小说般身临其境。在这本书中,作者易春丽生动讲述了一个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7次咨询经历。为了让读者在读故事之余领悟自闭症的家庭治疗方法,易老师在讲述时,针对该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细心地做了咨询解读。在行文之间,作者易春丽还讨论了很多育儿的共性话题,比如如何解读孩子的非言语行为、如何跟孩子互动、如何成为高敏感的父母等。
在谈到这本书的初衷时,易春丽说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现状是父母和孩子关系不够亲密。她希望通过这本书,通过自闭症的典型案例,来唤起更多父母在养育当中对儿童情感需求的敏感度和回应,让所有的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基础。
作为本书最早的读者之一,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婷老师表示:“我在育儿时基本上是以易老师在这本书中提到的理念为基础的。这种理念就是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是适用于所有家庭的。本书的核心部分是父母如何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我觉得有这本书作为指导,我在育儿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焦虑,会提醒自己不要把这个或那个要求放在第一位,更多地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更加注重亲子关系的培育。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的情感回馈。我觉得普通家长在育儿时也可以参考本书给出的一些细节性指导,包括如何解读孩子的非言语行为、如何跟孩子互动等。这本书有一些理念上的东西,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适用于所有家庭的。”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