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读者在后台问我:自己家是男宝,2岁了,感觉每次和他说话都是心不在焉,也不怎么搭理自己,因为平时自己比较忙,都是爷爷奶奶带的多,所以不知道孩子这种行为是属于自闭症还是因为一直没有得到自己的照顾,和自己不亲?很是苦恼。
我建议她先放松心情,因为她给到的信息并不是很多,所以只能做一个粗略的建议。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表情!“
每朵花都有它需要绽放的理由,不论是娇艳的还是稚拙的,不论是生在温室里还是悬崖边,一念花开,绝代风华!
4月23日读书日时,笔者正好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与15名自闭症儿童共同在故宫一同画荷花,主要临摹《故宫画谱 花鸟卷 荷花》中吴昌硕的荷花图。
在我面前的是一个长得高大的男孩,不算是小孩子了,可是他所有的举动都和小孩子是一样的,他基本上不去看我,但是会看身边的妈妈,只有身边的妈妈是他唯一连接的人。
但是,有一个举动让我发现了他内心里的细腻,他用笔轻轻勾勒荷花的干时,注意到原作上有那些点点,代表着枝干上的小突起,他专心致志地画着那些小点点,那么细致,那么认真,那么忘我的专注,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由衷地赞叹他说:你观察得好仔细,这些树干上的确要画这些小点点。
他抬头第一次望向我,望向我的眼睛,随即转向他的妈妈,等待着***肯定。
中国自闭症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0-14岁的儿童患病者可能超过200万,其中98.7%的人群无有效康复训练。
这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经写过,他们的心中藏着星辰与大海!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可以对照着看看是不是自闭症患儿?
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出生后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
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
这里关键的一点是眼神交流,即便是小孩子,也是很喜欢看着***脸的,如果***嘴唇动,他会很专注地盯着***嘴唇,会以为在和他说话,1岁左右时会咿咿呀呀地回应大人。
未必所有孩子不爱与人交往就是属于自闭症,因为有的孩子长期得不到语言的刺激以及家人的陪伴,就不会习得性的掌握语言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
前几天听一位妈妈说,有个朋友养老大时费心费力特别累,生了老二之后就改变做法,把老二直接放在一个房间里,根本不去理他,每次都是到吃奶时间才进入房间。
这种做法我实在无法苟同,大人倒是轻松了,但是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却没有了。
著名的哭声免疫法的发明者,美国人华生的孩子,长大后选择了自杀,家庭与父母对一个孩子不管不顾,看起来很省事,但是情感上建立的连接确实不多,孩子长大后难保不会做出一些异常的举动来。
邻居家有个孩子,小时候父母忙,都是让很小的孩子自己拿着钥匙放学后自己回家,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是这样的,现在孩子长大了,每次要管孩子时,他都会理直气壮的说:小时候你们不管我,长大了也别管我。
排除一些外在的原因,如果确实和自闭症的特征都吻合,还是需要家长及早去干预,及早去医院确诊,同时采用一些游戏疗法让孩子尽早得到干预。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国,凡是儿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戏与竞技,而对于年幼的儿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可以借助一些语言游戏,敲鼓的声音游戏,一些康复机构会有针对性给孩子进行训练。
怎样预防自闭症患儿
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完全破解自闭症患儿的成因,更多的应该是基因上的一些隐性因素,但是在一些基本方面备孕的已婚男女们还是需要这样做,达到优生优育:
1.父母双方年龄尽量不超过30岁,尤其是父亲的年龄
2.避免服药,药物对于胎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3.不要抽烟喝酒,远离辐射源比较大的工厂和物品
4.保持心情舒畅,过多的焦虑也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
自闭症儿童也是一颗星星,尊重人世间每一颗星星!
- 发表跟帖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