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自闭症孩子:从无语言到开口说话

2013/10/12 16:33:51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自闭症孩子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科学的训练可帮助患儿重新建立正常连接,改善人际交往以及其他行为障碍。

  抗病达人:

  辉辉,3岁半,中度自闭症患儿。

  抗病感悟:

  自闭症患儿需要父母更多的爱、陪伴和帮助。训练时不要怕不断地重复,不要为一时无进步而烦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只要比以前的状况有改善就OK。家人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妈妈尤其要挺住。

  ——辉辉妈

  “辉辉,你把食物的图片全部选出来了,真棒!”伴随着治疗师的赞许,辉辉笑嘻嘻地转身朝妈妈跑来,一声清脆的“妈妈”换来一个温柔的拥抱。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年多以前,辉辉还不能叫出“妈妈”,视周围的人为空气。经过家人尤其是妈妈的努力,如今他能把家里人认全,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和小伙伴们有了初步接触。

  自闭症孩子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效果却难立竿见影。辉辉妈说,最重要的是不要轻言放弃,不要因为挫折而烦躁,相信每一分努力和爱的灌注,都能帮助孩子在融入人群的道路上走快一点。

  抗病故事:

  奇怪表现:

  快两岁半仍然只喝奶

  两岁五个月时,辉辉仍然只爱喝奶,不愿意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吃饭。妈妈担心辉辉的口腔发育不良,带他去看牙医。医生发现孩子有时会打自己的头,怀疑抗拒吃饭是因为自闭症造成的口腔触觉问题。

  “我一听就懵了,但冷静下来回想,辉辉确实有一些异常。”辉辉妈说,他从小就很“冷静”, 带他上街,他也表情淡定,不爱东看西看,父母叫他,他几乎充耳不闻,神情专注地做自己的事。辉辉从没出现过“咿咿呀呀”的表现,想要什么东西,就拖着父母的手走到东西跟前,而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用手指、大声叫。家人虽然觉得孩子语言发育有点慢,但听人说男孩子说话都比较晚,“贵人语迟”,便没有早点带他去检查。

  最终,辉辉被诊断为自闭症。

  治疗之路:

  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学说话

  来不及消化这一消息带来的震撼和巨大痛苦。

  自闭症患儿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刺激。在亲子班,辉辉每天一睁眼就要接受人际交流的训练。

  自闭儿最好的训练老师是自己的妈妈。“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以便掌握居家训练孩子的技巧,避免因无效训练耽误宝贵的康复时间。”辉辉妈回忆说,每天下午,家长们集中接受一个小时的培训。家长还要完成一份“家庭作业”: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制定一份为期两个月的居家训练方案,老师则对方案进行评点和完善。

  回到家,对家长来说,真正的考验和“修炼”才刚刚开始。独自训练孩子,意味着要独自面对自闭症带来的心灵打击。“一开始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大约过了半年才真正消化,全身心投入对孩子的训练。”辉辉妈说,这期间,在训练之余,她只能靠上网和同病相怜的妈妈交流、疯狂查阅治疗信息来调整自己。幸好,她有全家人的支持,在她身体不适时及时支援,让她能够挺住。

  投其所好:

  在游戏中学会交流

  和体力付出相比,训练中耗费的脑力更多。孩子不是牵线木偶,要让他配合训练,就得动心思找准突破口,从孩子的喜好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开始训练时,辉辉坐卧不安,不能按计划完成训练。“他爱玩,我就投其所好,全力陪他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只要他肯在玩耍时和我交流。”辉辉妈说,有些项目辉辉无法完成,或者不感兴趣,那就意味着训练方案可能不合适,需要调整难度。

  例如,练习手部精细动作时要做旋转的动作,辉辉捏不住细陀螺,妈妈马上降低难度,换成粗一点的陀螺。还不行,则将铅笔放在中间,让他拨动铅笔,从而完成旋转的动作。

  和普通孩子相比,自闭症孩子接受认知行为训练很难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水滴石穿的努力和耐心。起初,辉辉的手指像面条一样软弱无力,吃饭时他只能把食物放在掌心,往嘴上一抹。通过做投篮、捏物游戏、按摩,一天改善一点点,如今他可以轻松捏起小馒头。他的语言交流能力也有明显进步,对妈妈的呼唤有应答,能把家里人认全并叫出名字,遇到问题时愿意开口向大人求助,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和小伙伴们有了初步接触。“和别人比,他的进步并不那么突出,但和自己比,我已经很知足了,也有信心继续坚持。”辉辉妈说,她希望辉辉以后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有尊严地快乐生活。

  专家点评:

  疑似自闭症

  也可以先进行训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每110个儿童就有1人患孤独症,男孩患病率高出女孩四倍。记者从近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孤独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今年发布的美国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指南,将一度放宽的诊断标准重新收窄,这意味着过去被诊断为自闭症边缘的患者可望“脱帽”。,对于疑似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的患儿,在明确诊断之前,家长就应开始训练,以免浪费时间。

  孤独症早期症状和不典型孤独症的表现往往很难区分,还有些孩子只是具有孤独症倾向。邹小兵表示,有些孩子即使按照新的诊断标准,不被诊断为自闭症,也会发展为人际交往障碍。“越早进行训练,改善孩子人际交往障碍的效果越好。”他指出,和早期诊断相比,行为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儿童的大脑可塑性强,小时候出现异常的弱的神经连接,可以被外部的训练打破。”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高定国教授指出,科学的训练可帮助孤独症患儿重新建立正常连接,改善人际交往以及其他行为障碍。

  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接受早期行为干预治疗,最晚不要迟于学龄前两年。现在不少患儿从一两岁开始接受行为干预治疗,效果良好。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最好采取“集中治疗+居家训练”模式,但长期训练会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全国残联、妇联对孤独症患儿已出台资助措施。

0% (0)
0% (10)

下一篇: 坪山举办自闭症知识宣传活动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须密切关注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孩子:从无语言到开口说话]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