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Qingwen Loo,1984年出生,新加坡人,自由纪实摄影师,作家。热爱用相机去探索世界。
和妈妈、外婆站在一起的是梦涵(音译),6岁,来自内蒙古。她花费了3800元参加这里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通过环境的控制来矫正她的行为习惯。通常,需要在申请名单上等待一年之久,才能排上名,正式确定可以上课。即便如此,超过270个家庭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明天。
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家治疗自闭症(孤独症)的机构。在这里,花费11个礼拜的时间,可以让3到12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学会如何对待自闭症,并更好的生活。普通学校不会接收这些拥有自闭症的孩子,因为他们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社会福利机构只对残障人士的生活进行保障,所以很多拥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常常肩负着巨大的负担。而自闭症治疗机构给这些重压之下的家庭带来了希望。(摄影师:Jean Qingwen Loo 编译:李成)
布满标识的课堂有助于刺激孩子的学习能力。贴在墙上的黄色数字卡片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记忆力,让他们将自己的衣物和书包对号入座。
课堂上正在进行“展示和讲述”的课程,这种课程模式主张实践。例如,家长学着记下孩子生气的频率并记述他们的情绪波动。而孩子们,要学习如何系鞋带和如何排队吃点心。范老师说,这些都是为了训练耐心。“作为家长,你需要足够的耐心去解释何为对,何为错,”范老师说,“一定要专心致志,因为这是你今后长期的责任。”
周永睿,六岁,在课堂上独自玩耍,坐在旁边的是他的母亲,一位来自河北的家庭主妇,正认真的做着记录。永瑞常常会莫名其妙的痛哭上一段时间。自从上课之后,他的母亲学会了如何探明孩子的失控情绪,“路还很长,但起码有了个好的开头,”她说,“至少他学会了礼貌和如何与人相处。”
这里的班级都是八人的小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姓名卡挂在墙上,口袋里装着他们的状况,喜好。不仅帮助他们熟悉自己的学习环境,而且会提醒这里的志愿者跟他们玩时应该注意什么。
自闭症的孩子会沉浸在他的世界中而无视周围环境。当一些孩子被特别的玩具所吸引时,另一些孩子则坐在角落,沉浸在画板上的数字中。
根据美国非营利性自闭症研究机构的调查研究显示,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在出生或一两岁的时候便开始显现。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行为、交流和学习能力上有问题。至今在医学界都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治疗范围已经从药物治疗扩展到成熟的行为矫正方式。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有大约180万名自闭症患者。其中包括超过10万名的儿童患者,这是据2006年第二次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的。北京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公布,仅在北京,就有8万名儿童患有自闭症。
赵宇翔(音译),六岁,不说话。他通过大叫,大笑和痛哭表达自己的情绪。他的母亲希望来这里能让自己学会和孩子交流。
每天早上,他们通过游戏对团队产生兴趣,并学会遵守规则。从接力比赛到跑圈,每一项活动都是训练孩子们的耐心和他们完成任务所需的注意力。当任务完成时,站在孩子后面的妈妈们会对孩子作出赞扬或批评。这种疗法被称为拥抱疗法,参与的孩子们会在激励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中国社会里,名声和面子影响着对残障儿童的关爱。像其他疾病一样,自闭症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晦气的话题,最好避免谈及,好像这个会让家庭蒙羞。比如,六岁的刘松军(音译),有一个外号叫“刘笨蛋”。“大家都看不起我们,”他的妈妈说。“但他总归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弃他。”
作为中国第一所专业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学校,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在治疗自闭症儿童的道路上探索前进。1993年白手起家创办学校的田惠平说:“只要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摆正方向,我们能让这些孩子被世界所接受。”【编译:李成】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