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高家龙 通讯员张静 刘思露 实习生陈晓建)“不少孤独症儿童被诊断出来时已经很晚了,家长应该面对现实,不要忽视孩子的发育迟缓问题。”前日,台湾台中教育大学早期疗育研究所所长傅秀媚教授如是说。
傅秀媚教授是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之邀,来汉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研习营”时作出上述发言的。她用台湾谚语“大只鸡晚啼”作为反证告诫家长,孩子发育比一般孩子晚往往不见得是好事,如果抱着“等等看就会好”的心态,很容易错失黄金治疗时期。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患者通常有社会交往、语言交流、刻板重复行为或狭隘兴趣等三大障碍,该病是伴随终身的精神残疾,多为先天性,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只能靠幼儿期行为康复训练使症状得到改善。
这种可怕的疾病不仅无法治愈,而且正在侵害更多的儿童。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1/150,我国发病率虽没这么高,但已呈现出增长趋势。而相关统计显示,我省已有孤独症儿童上万名。
据了解,目前我国孤独症儿童平均发现治疗年龄为3岁。傅秀媚教授说,孤独症越早治疗越好,如果能在一两岁甚至更早发现病征,康复训练效果就会更好。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李丹介绍,她的中心有一百余名孤独症儿童,其中学龄儿童有20多个,年纪最大的14岁,“有的孩子治疗4年多了症状还没有明显好转,就是因为发现得太晚了。”
傅秀媚认为,除了家长害怕孩子被贴上“发育迟缓”标签、不敢面对现实之外,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涉世面太窄,无法及早显现交往能力,也是该病被延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傅秀媚建议家长要从小注重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互动,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出现不按大人提示行动、成长发育比同龄孩子慢等征兆,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