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报道】7个老师只招到两名学生;7年中搬了5次家;当“老板”的两年没拿到过一分钱工资……在我们这个城市,有一些特殊的机构,他们或是帮助聋儿康复,或是专门接收外来工的孩子,或是为智障孩子找到了“乐园”,但在孩子们欢笑的背后,创办者们却在艰辛地支撑着。
“老板”两年没拿工资了
南京团市委新近针对南京服务特殊群体的机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小组相继走访了华澳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明心儿童益智教育培训中心、博爱安养庇护中心、金康老年康复医院等多家服务于特殊群体的机构,调研发现,正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质,这些机构创业初期在场地、资金、人员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华澳办园初期,生源严重不足,只有7名老师和2名学生。与此同时,这些机构还有一个相似的经历——频繁搬家。红山小学从居民房到几间平房,再到废弃的校舍,在2005年之前搬了8次家。明心幼儿园从2002年建园到现在,7年中搬了5次家,最艰苦的时候只有三四名老师和三四名学生。除场地受限外,资金的匮乏也是这些机构创业初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华澳中心在创业初期每月均入不敷出,老师们经常跳槽,就连创办者陈卉本人都曾经两年没拿到过一分钱工资。而在博爱中心创业初期,前三年均是亏损。即使到了今天,多数机构仅能做到收支平衡。
希望帮孩子完成高中教育
虽然困难重重,甚至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这些“特服”机构,但创办者们对未来的发展依然乐观。明心幼儿园负责人向调研人员描述了她的“庄园计划”:针对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建立一个“庄园”,在这个“庄园”里,利用残疾儿童的特点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利用孤独症孩子行为刻板的特征,让他们严格按照科学配给去饲养一些家禽家畜。
同时,完成对这些儿童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而博爱中心则希望与更多的机构合作成立“博爱安养庇护工厂”,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康复、就业机会。在各项条件成熟时成立一个更专业的研究所,与国外机构合作进行残障人士的康复研究,让残障人士的康复事业能够健康发展。
苦苦支撑源于自己经历不幸
既然做这些机构如此辛苦,又几乎无利可图,为何他们依然苦苦支撑呢?调研小组发现,机构的创立者们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来自于身边的人和事:华澳创始人的女儿在11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为先天性重度耳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张纯主任曾经历过两个最好的朋友的自杀;明心幼儿园的陶菁菁园长在做普通幼儿园教师时接触了第一个孤独症儿童和他的家庭。可以这样认为,存在的社会问题是这些机构创办者们创业的外因,那么社会使命感就是他们创业的内在动力。
志愿者帮了大忙
调研中,几家机构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志愿者的作用。由于志愿者不获得收入,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机构因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窘境。博爱中心与南京大学志愿者定期开展咨询、社会实践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金康养老院把社工服务当成重点来抓,成立了社工部,专门负责组织不同的社工参与到养老院的日常工作中去。
在得到志愿者帮助的同时,这些机构也期望能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平等待遇”。调研中发现,由于有的政府主管部门对民营机构存有偏见,就使得这些服务特殊群体的民营机构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在调研中,很多机构负责人都表示,他们希望政府能够以公平的态度看待他们,让这些民办机构享受到与公办机构一样的政策待遇和社会资源。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