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牵着妈妈的衣襟,我们长大

2007/11/7 11:31:06 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映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这首老歌——《烛光里的妈妈》,虽已不再流行,但偶尔翻出来听听,依然让人感动。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选择了几位母亲的故事——可能很平凡,但她们的伟大也正来自于这点点滴滴的平凡。从这些平凡母亲的故事里,我们也许会寻回一种深埋在内心的感动,寻回一番遗忘了好久的记忆。

  不是吗?妈妈,牵着您的衣襟,我们慢慢长大。
 

上十个智障孩子,都叫她“妈妈”
 

  11岁的明明(化名)在路上玩耍,不小心撞到一位中年男子,惊慌地将头埋得低低的。男子看了他一眼,有些不屑:“原来是个苕呀!”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将明明揽在怀中……

  5月11日上午,江岸区辅导学校。“妈妈,妈妈!”妮妮(化名)将副校长李爱萍抱住,在她的脸上亲了一下。妮妮的叫声,引来了上十个孩子——他们都是智障孩子,因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兴奋,只有围在李爱萍的身边又摸又抱,“妈妈,妈妈”地叫着。

  辅导学校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的每个智障孩子,都会叫李爱萍‘妈妈’”。

  看着身边的孩子们,李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格格地笑。“妈妈,亲亲。”个子矮小的玉玉(化名)吃力地说。李妈妈俯下头,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

  玉玉刚进学校时,又吵又闹。老师将李爱萍请来帮忙,烦躁不安的玉玉在李爱萍的手臂上掐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李爱萍忍着痛哄她开心。

  彬彬(化名)18岁了,患有自闭症,看到陌生人就躲,李爱萍想办法接近他……

  这些都是李爱萍的孩子。孩子稍不舒服,她就守在旁边;孩子闷不做声,她耐心开导。

  辅导学校的老师感叹,能让每个智障孩子心里记得,真切地叫声“妈妈”,真的很难!

 

母爱,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李先奎使出全身的力气,扳正儿子方亮的脚,方亮剧烈的抽搐渐渐缓解,慢慢平静下来,而李先奎已是满身大汗。

  擦干额头上的汗水,58岁的李先奎告诉记者,现在方亮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之前,这种情况每天要发生好多次。

  11日9时30分,记者来到方家时,着实被这一幕吓了一跳。

  1999年1月4日,正在武汉广场附近值勤的巡警方亮,被犯罪分子开枪击中头部,生命垂危。医生说,“为方亮准备后事吧”,但李先奎没有放弃,因为昏迷中的儿子对她的声音有反应。她开始每天给儿子按摩,并跟他说些小时候的趣事。

  终于,在受伤后的第49天,方亮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但却丧失记忆,今后只能在病床上度过。

  不甘心的李先奎开始自学按摩、针灸等治疗手法,并坚持每天为儿子进行康复锻炼和语言训练,每项两个半小时。

  渐渐地,方亮恢复了部分记忆,开始学会说话。

  就在身体一天天好转时,方亮又染上了因脑外伤引起的癫痫症。这次,李先奎依然没有放弃,每当儿子发病,她都会给儿子做针灸。

  一位看过方亮最近脑部CT片的医生说,方亮应该是一个植物人,却能走能说,让人难以置信,这是母爱创造的一个奇迹。

一个“OK”手势的背后 

  15岁的脑瘫儿星星(化名),艰难地做了一个“OK”的手势,随即咧开嘴“哼哼”笑着。“OK”在空中晃动了半分钟,星星开始了剧烈的咳嗽。“够了,乖儿子!妈妈懂你的意思!”35岁的母亲谷艳萍轻柔地抚平星星蜷缩着的手,并贴在脸上摩挲着。

  “OK”是星星送给谷艳萍的母亲节礼物。谷艳萍说,十多年来,正是儿子的这个动作,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谷艳萍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哥哥星星在半岁时,因病成了脑瘫儿。很快,丈夫与她离了婚,她要来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为了给星星治病,谷艳萍将另一个儿子托付给母亲照顾,自己则背着星星在全国寻医问药。

  谷艳萍没有稳定的工作,靠打零工给儿子治病,几年来已花费了不下20万元。生活的重压,使这个柔弱的女人几乎撑不下去。

  “那是2001年,在河南街头。我背着星星,左手拿着给他特制的折叠椅,右手拎着行李,顶着烈日打听医院的地址。”谷艳萍说,她当时累得几乎崩溃。“你爱妈妈吗?”谷艳萍突然问星星,她多想儿子能大声回答,爱!这时,星星突然做出了一个“OK”的手势。“我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我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此后,每当谷艳萍觉得无力支撑时,她都会问星星同样的问题,只要看到那个在空中晃动的OK,“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带盲儿征婚的12年 

  5月1日,武昌劝业场商贸城,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全国首条相亲街“开街”了。

  60岁的莫婆婆牵着37岁的盲人儿子张波来到这里,想为儿子找一个称心的媳妇。

  300块相亲牌,一块不落下。莫婆婆一边牵着儿子的手,一边详细解说着相亲牌上征婚者的资料。一场人挤人的“搏斗”下来,人快散了架,纸上虽记了些资料,却没有实质性的收获,但是,莫婆婆并不灰心。

  张波住在关山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里,出生时视力就非常差,以至后来上盲校。15岁时,雪上加霜的事发生了——他在盲校上体育课时,因做剧烈运动,视网膜脱落,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他的眼睛彻底失明了。

  23岁时,张波在政府部门的安排下,到一所技校医务室做了按摩师。从家到单位,数百米的路程,莫婆婆和老伴总轮流牵着儿子上下班。

  工作落实了,接下来的就是张波的婚姻大事。儿子的条件有限,认识的人少,尽管莫婆婆多方委托人牵线,甚至到过婚介所,但一直没有结果。

  12年来,莫婆婆已记不清牵着儿子相了多少次亲,虽“屡战屡败”,但莫婆婆坚信,总有一天,能为儿子找到称心的妻子。

3个孩子1个“妈” 

  武昌积玉桥街民主里社区,56岁的肖冬梅与3个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这3个孩子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相同的是,他们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智障。

  13岁的刘莹和8岁的刘威是姐弟俩,家住洪山区板桥乡。

  去年8月底,姐弟俩的父母找到设在民主里社区的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学校同意姐弟俩就读,但孩子离开家,父母又不放心。经学校老师和社区负责人推荐,他们找到了肖冬梅。

  肖冬梅是原国棉六厂退休工人,去年4月和8月,丈夫和婆婆先后去世,喜欢热闹的她答应照顾姐弟俩。

  “姐弟俩刚来那会,整天打打闹闹,特别是刘威,看到写字就哭,衣服都不会穿,脸也不会洗。”提起刚见姐弟俩的情形,肖婆婆记忆犹新。

  一个月的耐心教导后,姐弟俩学会了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开始离不开社区这个大家庭了,“现在,俩孩子假期都不愿回家了”。

  今年4月8日,江夏区10岁智障儿童张健的父母也找到了肖冬梅。刚来时,张健整天鼻涕拉撒,在肖冬梅的耐心教导下,现在的张健变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如今,3个孩子在一起,俨然就是亲姐弟,56岁的肖冬梅则成了他们共同的“妈”。

  谈到3个孩子,肖冬梅感慨地说:“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他们围着我的那一刻,因为我让他们享受到了和正常孩子同样的快乐和呵护。”

 

母亲,谢谢您!

0% (0)
0% (10)

下一篇: 母爱 永不言弃 上一篇: 我们是提前出门的蜗牛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牵着妈妈的衣襟,我们长大]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