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8日讯河南商报报道:(记者陈永君通讯员刘妍)中小学生在补功课,未入学的儿童也有去补课的,补啥?补“说话”。
昨日下午,当来自禹州市6岁男孩彭浩浩清楚地说出“姥姥”这个词时,妈妈流下了眼泪,她说:“这个嘴笨的孩子,在家里教了几年,没学会喊姥姥,没想到在医院训练5回就会叫了。”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语言训练师王花敏称,像彭浩浩这样的孩子,暑假里,该中心每天都会接待2~3个接受训练。家长们坦言之所以急着带孩子来医院进行康复语言训练,是在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因为一入学就要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如果不提前矫正坏习惯,怕影响了孩子学习。另外,也怕孩子在学校受同学们嘲笑、孤立。
王花敏说,孩子在学说话期间,有个别音发不清楚,如把“哥哥”说成“的的”,把“裤子”说成“兔子”,属正常现象。如果孩子所说的话大部分别人听不懂,需要靠家人去翻译,就属不正常了,需要进行言语矫治。言语矫治的最佳时间是4岁左右,此时习惯还没有形成,等习惯养成了,矫正起来就困难了。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