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1461万~1979万个孩子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为此,该协会专门成立了“多动症儿童教育协作中心”,帮助父母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研究发现,许多名人小时候就是多动症患者,但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及周围人的帮助,成为世界知名人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为此撰文,鼓励家长,鼓励患病的儿童,只要相信自己,不轻言放弃,即使多动症儿童也能走向成功。
乔纳森和他的《在界限之外学习》
乔纳森是美国著名作家,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教育。21岁时开始整理个人成长经验及对教育的看法,写了畅销书《在界限之外学习》,已热卖到第八版。
谁会想到乔纳森曾是一个多动症兼读写障碍的学生呢?打从一进小学的那天起,他的噩梦就开始了。对他来说,黑板上的字在大脑中流动但总也抓不住,坐在椅子上时间超过5秒钟,全身就会扭动;超过30秒,开始打闹;超过5分钟,心就会飞向外面。
放学后,老师常常把妈妈叫来,数落他当天的所作所为。回到家,爸爸总是大声吼他。从老师、同学和父亲口中,他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又笨又懒惰的小孩。但是,妈妈理解他,从不言放弃。
小学三年级,罗柏森老师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老师问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你好吗?”乔纳森说:“还好,但我不怎么喜欢上学。”另一个问题是:“那你喜欢什么?”乔纳森说:“我喜欢读故事,但我不会拼读。”罗柏森老师说:“那就丢掉拼读吧!”乔纳森的拼写课终于停止了。
一个月后,罗柏森老师和乔纳森又重新开始练习拼读和拼写,并建议他去专门机构做个评估。诊断结果是他患有多动症兼读写障碍。这个消息让他如释重负,因为他知道了自己不是一个坏孩子。
高中阶段因为学校的学习方式有了变化,如提供听助读的读物、磁带书、用口头报告来代替书面报告等,使得乔纳森可以凭借听、说来进行学习,他的成绩开始突飞猛进,顺利考入布朗大学。
乔纳森赢得了多项奖学金,还在布朗大学创办了“眼睛对眼睛”计划,召集多动症兼读写障碍的大学生,去帮助患多动症的小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分享成长经验。在美国,这个计划扩展到许多州,参与人数约有五六百人。
他们曾患多动症(专家推断)
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可谁会想到,他小时候患有多动症。4岁时不会说话,9岁还没学会阅读。
汤姆·克鲁斯是家喻户晓的美国好莱坞影星,从小就被多动症所困扰,据他本人回忆,7岁起他便发现自己有阅读困难,不管如何用功,读了之后脑中都是一片空白。他现任好莱坞的非营利机构“教育与阅读写作基金会”的董事。
莫扎特小时候是一个典型的多动症儿童。学习没有耐心,行为冲动,容易分心。美国精神病学教授哈利维尔评价他的作品时说:“作品的结构很好地表达了多动症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多动症儿童经常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旦被开发出来,力量无限。”
另外,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美国商界巨子卡什、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巴斯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爱德华·哈利维尔等,都被后来的医生认为小时候患有不同程度多动症,但他们凭着努力,成为世界知名人物。
名人给出三大启示
一定要扬长避短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与这种长处打交道。相对于自我管理和注意力而言,孩子的其他能力,如绘画、音乐和运动才能或经商的才能,在学校的学习中并不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价值可能体现在将来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中,家长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和非功利的角度才可以发现这些才能的价值。此外,家长若要发现这些才能,还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因为在一个升学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通常缺少安全感。
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小学时一个显得较为愚笨的同学,长大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非常有出息。小时候的淘气包变成了一个稳重的经理,而小时候非常乖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可能得了精神病,这就是发展的力量。所谓发展是指一个人的潜能随着环境的变化会得到利用和开发,所以,家长面对不听话的孩子,要想得远一些,看得远一些,乐观地面对未来。相信发展,相信孩子,也许你在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做斗争方面,进展不大,但你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乐观与吃苦精神,与孩子一道,分享快乐时光。
重过程不言放弃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可能是天下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事情。所以,成功的多动症孩子身后无一不是有一个耐心的、无功利的教育者,一个有爱心的抚养人。这个抚养人也许不是专家,但他一定热爱孩子、信任孩子。正是这种信任、宽容与爱同样给家长以力量,面对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会始终如一地开导和教育孩子。这种精神一定是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的。永不言放弃是一种信念和精神,不放弃是对孩子的责任和付出的承诺。也许你的努力没有结果,但你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仍然为改变他的行为而不懈努力。这种无私的爱才是最为重要的。
什么是多动症?
专家指出,多动症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指以注意力保持困难、冲动和多动为核心症状的心理障碍,特点是自控力差,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在交往、独立生活等方面也有困难。
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多动症孩子的认识不足,将这类表现叫做多动症。专家指出,多动症的叫法是不全面的,但考虑到许多读者对多动症比较熟悉,所以本版文章中,我们还是统一称为“多动症”。——编辑注
矫治:把行为分成环节
把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环节,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家长把孩子的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环节,并对每个环节都制定具体的强化或惩罚指标,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也就是说,让儿童在每一次行为环节之后都伴随着强化或惩罚。这个方法,家长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自己以身作则,做事情按计划、有系统和条理,不盲目冲动,不感情用事。
2.与孩子一道从事有规则的活动,比如,家长在早晨不是只让孩子起床,而是与之一道先洗脸刷牙,然后打扫屋内卫生,最后检查书包,吃过饭上学。
3.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做事总要看表,与时间赛跑,讲究做事的效率。
4.命令要简明确切,不用解释理由。并且事先提出规则,并讨论能否遵守。
5.培养孩子做现在的事情,同时想下一个事情的习惯。比如,现在做数学作业,做完数学题后再做什么。
6.制定具体详细的奖惩规则,每一个行为环节都伴随着固定的奖惩程序,而且奖惩要及时,前后要一致。这一点实施起来,要求家长付出很多的精力。
资料来源——中国学习障碍网
孩子是否患了多动症?
1.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
A.无0 B.有一点4 C.多7 D.很多9
2.活动过多,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好捉弄人。
A.无0 B.有一点3 C.多6 D.很多8
3.脾气暴躁,情绪不稳,要求必须立即满足。
A.无0 B.有一点2 C.多4 D.很多6
4.一事未完又换另一事,做事冒险或有头无尾。
A.无0 B.有一点2 C.多4 D.很多6
5.作业难以完成或边做边玩。
A.无0 B.有一点3 C.多5 D.很多7
6.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较差或时好时坏。
A.无0 B.有一点3 C.多6 D.很多8
7.常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说话和活动。
A.无0 B.有一点1 C.多2 D.很多3
8.有说谎、打架、逃学或偷窃行为。
A.无0 B.有一点3 C.多5 D.很多7
9.三岁后仍不能控制排尿或常常睡眠易惊。
A.无0 B.有一点2 C.多4 D.很多6
10.想改正自身毛病却无法控制。
A.无0 B.有一点2 C.多4 D.很多6
11.所受家庭教育过分严格或过分溺爱。
A.无0 B.有一点3 C.多5 D.很多8
12.记忆力较差或脑电图轻度异常(未做的不答)。
A.无0 B.有一点1 C.多2 D.很多3
备注: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总分在26分(含26分)以上者,即有多动症可能,分数越高则可能性越大;分数在30分以上者,即可确定为多动症。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