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曾卫康通讯员马向阳)小孩子喜欢反复听同一首歌,看同一个电视广告,没有红烧福寿鱼就不能吃饭?……昨日,记者走进全国首家由政府投资兴建、专门针对
孤独症儿童的公立康复教育机构———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从中了解到,上述个案都是儿童孤独症的具体表现,儿童孤独症已经位居幼儿残疾发病率第二位,仅次于弱智,高于脑瘫、聋儿、盲儿。根据该中心负责人估算,广州市大约有3万~4万名孤独症患者,但是却至今没有一家专门针对孤独症而设的特殊学校,儿童孤独症已成为家人的“枷锁”。
行为刻板:反复、重复看同一广告
“克咳!”在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接受治疗的3岁半周周(化名),不时地说着“克咳”的广告词。周周的妈妈说,周周就是喜欢看“克咳”一个广告,别的广告、电视节目一概不喜欢看。他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大大的眼睛只盯着荧光屏,按动遥控器选择频道,就是为了寻找该广告来看。如果不给他看,就哭闹,还经常不上厕所拉尿,喜欢玩轮状物体,也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甚至家人说话,他也像聋子一样听不到……
“周周不断机械重复的刻板行为,显然是患上了儿童孤独症。”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负责人说,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语言障碍、社会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爱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而社会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患病儿童缺乏与他人交流或交流技巧,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总是独自玩耍,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调查:七成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
“鹦鹉学舌也是儿童孤独症一大特点。”该负责人说,儿童孤独症的语言障碍可以表现在两岁和三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重复刻板语言、自言自语和“鹦鹉语言”。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能力,20%的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的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对音乐特别有兴趣。
该负责人说:“专家至今不能确认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我国尚无发病率的流行病调查,目前估计发病率是1‰~5‰,且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她估计,参照国外发病率,广州市大约有3万~4万孤独症患者。
建议:设立针对性的特殊学校
“家有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比打两份工还辛苦。”70岁的赵伯感叹地说,“我的外孙子特别喜欢往窗外扔东西,除了睡觉时间,每时每刻都要有人专门看护他!”为了治疗外孙,每天上午,住在广州市芳村坑口的赵伯都要赶一个多小时的路,辗转到位于白云区龙归的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天天如此,非常辛苦。
“目前,广州没有一间专门针对儿童孤独症的特殊学校。”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负责人说,儿童孤独症的教育方法跟一般特殊学校不同,需要讲究视觉优先原则,认图片多于认声音,就是说跟他们说话,他们一般都不理你。比如课桌上要贴上照片,他才会“知道”该课桌是他的位置。
该负责人说,在研究中心旁边拟设立一家针对儿童孤独症的特殊学校,共设300个学位,其中小学学位200个,学前学位100个,有关手续正在申办当中。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