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康复 > 中医治疗 > 浏览文章

孤独症中医治疗的理论依据

2005/8/2 15:44:38 来源:孤独症中医治疗中心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治疗更适应于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不能服从指令,训练无效的较重孤独症患儿

     国外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也逐渐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但因为没有中医中药,始终没有总结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和训练,只能希望轻中度患儿恢复自理生活的能力,对重症患儿根本没有办法康复,只能任其发展,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国外对治疗的研究较为局限。但在我国则迥然不同。祖国医学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有治疗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对于儿童五迟疾病,历代中医名医家都是主张中医治疗的。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孤独症就伴随着人类,只是称谓的区别,如:《国语 .晋书》载:“童昏不可使谋”。“童昏”即指小儿智力低下,不可使谋,即出现思维障碍,不可理喻。《左传.成公十八年》载:“周天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不知分象犬”。“无慧”即无智慧,不聪明的意思。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深入,历代医家均有所著述。如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本病之不语,长大不行,齿久不生,发久不生,提倡从肾论治,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论“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提出在补肾论基础上加菖蒲丸,心肾并治之说。宋代《太平圣惠方》提出小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令儿语迟,芍药方。清代《医宗金鉴.妇科杂病心法要诀.五迟》提出:小儿五迟之症,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肾亏,先用加味地黄丸滋养其血,以补中益气汤调养其气。

     针灸治疗此病方面,历代医家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标幽赋》:“用大椎治心内之呆痴”。《玉龙赋》:“神门治呆痴之笑眺《针灸大成.考正穴篇》:“心俞:治健忘,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这些祖国医学历代著名医家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指导着现代中医的临床和科研。

     在我国医学界被称为“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的陶国泰教授,也在其专著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中《孤独症和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一书中,重点提出了药物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教育训练之前。同时也提出了西药对孤独症儿童脑发育的毒副作用也相当严重。

     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在注重治疗,重新认识了治疗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方面的重要性。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沟通专家,埃米`韦瑟比,是这样说的,通过治疗可以提高智商,改进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降低他们对特殊教育的需求,目前在西方医学中,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首选药物为大量口服维生素B6,其中为了吸收大剂量的维生素B6,建议同时口服镁片,但镁也属于重金属元素,长期大量口服,对人体必将造成一定的危害。还有口服羟色氨酸,褪黑素等,但疗效均不理想。

     沈阳市心理卫生协会孤独症课题组吴忠义名老中医及贾世明教授,贾桂芝副主任医师,吴晖主任,通过总结其在二十余年临床工作经验,同时结合大量医学古籍文献,创造性地发明了“三位一体”针药并举的治疗方法,专门针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其发明的“三位一体”治疗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上发表一篇国家级学会学术论文,并被收入当代中医名人大辞典。

     以上各位医学专家,教授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完善了祖国医学在孤独症方面的理论,使我国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儿童孤独症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为中华医学宝库又献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注:古代将脑比做心,如平常人们常说,你用心算一算,指的就是用脑算一算。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孤独症中医治疗的理论依据]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