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单身妈妈9年来锲而不舍“唤醒”孤独症患儿

2014/1/8 14:07:41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儿童,他们不聋不盲,却听而不言、视而不见;他们有双星星般明亮的眼睛,却不愿与人对视,甚至拒绝所有试图走进他们世界的“外人”,这,就是“孤独症孩子”。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近1200万孤独症患者,儿童有160万。9年前,出生在鹿邑县一个普通家庭的男孩“洋洋”便是这160万人群中的一员。

  令人欣慰的是,洋洋的母亲吴洪霞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治疗。9年的艰难坚守,终于使洋洋如今能生活自理,主动开口说话。“我认为我做得值,孩子能恢复正常我比什么都高兴。”昨日,38岁的单身母亲吴洪霞告诉大河报记者。

  [不幸]男孩患上孤独症

  吴洪霞是鹿邑县人。9年前,其儿子洋洋出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洪霞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同龄人有不一样的地方:反应有些迟钝。到洋洋两岁时,吴洪霞发现其还不能张口说话,便带他去郑州某医院检查。当时,医生告诉吴洪霞:孩子还小,可能说话晚,再等等吧。

  又过了两年,已经4岁的洋洋仍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而且比其他孩子爱动,心急如焚的吴洪霞再次带孩子去郑州做全面检查。而这次检查的结果让吴洪霞“当场跌坐在诊断室的板凳上,抱着头放声痛哭了近半个小时”——儿子患上了孤独症。

  面对丈夫离去和儿子患病的现实,吴洪霞没有被吓倒,反而愈发坚强。“他虽然不说话,但他不是聋子,能听见说话。”吴洪霞说。为了验证孩子能听见说话,吴洪霞晚上把自己和孩子关在屋子里,灭灯后躲在角落里叫孩子的名字,她发现孩子能顺着声音朝她摸去。“能听见,就一定能说话。”吴洪霞暗下决心: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艰辛]为让孩子“张口”,单身母倾其所有

  当听医生说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孩子的症状,吴洪霞就在郑州白天陪孩子做康复训练。晚上孩子睡了,她帮大街上的夜市刷盘洗碗挣点生活费。半年下来花费3万多元,没钱了,就只好放弃康复训练。不过,在那段时间,吴洪霞也学会了不少教育孤独症孩子的实践经验。

  儿子5岁半的时候,吴洪霞仍不甘心、不放弃对儿子的康复训练,向亲戚、朋友借钱再次带儿子去做康复治疗。钱花完了,自己当起了儿子的康复老师,不厌其烦地坚持天天训练。

  吴洪霞对儿子的第一个训练就是说话。洋洋一直吐字不清楚,通过专家分析,发现关键的问题在于他的吹和吸的基本能力不够。吴洪霞就用他感兴趣的蜡烛来训练他。起初,让他从吹生日蜡烛开始,等他生日蜡烛近距离能吹灭了,再把距离拉远,然后再把蜡烛变成普通蜡烛,就这样一步步加大难度。直到洋洋呼吸平稳、吐字清晰,吴洪霞才开始下一项训练。

  “当他5岁那年叫出第一声‘妈妈’,我抱着他跪在地上哭了足足半个小时。”吴洪霞向记者回忆说。

  [坚守]9年付出终于“唤醒”孩子

  让吴洪霞印象最深的,就是教洋洋用筷子。“孩子7岁前都不会拿筷子,我开始以为他手指没力气,后来才发现这也是孤独症的一种表现。”吴洪霞说,为此,她把孩子最爱吃的饼干包在一张被揉皱的纸中间,让他用筷子夹出来。每次成功后,她都要先夸赞:“洋洋你真棒!”然后再给他喜欢吃的东西,激励他。慢慢地,纸团被不断地减小、对折再对折,逐步增加难度。就这样用了俩月的时间,7岁的洋洋终于学会了拿筷子吃饭。

  此后,吴洪霞还经常带孩子去超市、广场等人多的地方,教他认识各种水果、商品及公共设施。孩子智力低下无法正常入学,吴洪霞就买来书本在家中不厌其烦地教他认字。

  “孩子没有任何自我学习能力,刷牙、洗脸、穿衣服、吃饭甚至连去厕所,每一项都是我用俩月左右时间,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教会他的,等他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时已经快8岁了。”吴洪霞告诉记者,发现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后,她愈发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并不断对孩子进行实践。

  现在,9岁的洋洋在生活上已经能基本自理。“学会自己盛饭,有想说的话能主动说出来。”吴洪霞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多年的坚守终于使儿子得到了最佳康复效果。“我感觉很欣慰,值了。”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单身妈妈9年来锲而不舍“唤醒”孤独症患儿]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