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关爱自闭症的第一步是敞开校门

2013/8/21 16:45: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现实中的许多人甚至名人都曾是自闭症患者。有人说,每个自闭症孩子都可能是一个天才。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如此,造物主在关闭他们心门的同时,总是会悄悄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
 
  接纳自闭症儿童进入学校只是第一步,“融合教育”的前提是自闭症孩子与健康孩子共同成长,不过,简单地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融合”,其中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以及制度层面能否加大相关投入。
 
  明后两天,是郑州市小学新生入学报名的时间。昨天,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惠济区、管城区、郑东新区等6个区公布小学入学政策。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据不完全统计,郑州至少有8000名孤独症儿童。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几乎是每一位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梦想。
 
  他们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但他们寂寥的诗意却带着淡淡的忧伤,就像天上的星星,遥远地冲我们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却不肯轻易与我们说话和交流。他们就是儿童孤独症患者。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精神健康的发育障碍,主要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行为重复刻板为特征。
 
  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是,自闭症患儿数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其已经从原来的罕见病变成了一种常见病——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自闭症患儿数约为164万人,据有关部门统计,大约每千名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症儿童。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这些折翼的天使能否进入校园,成为他们的家长关注的头等大事,如果自闭症孩子不能融入正常孩子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交往能力就会退步,由此意味着学龄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现实中的许多人甚至名人都曾是自闭症患者。有人说,每个自闭症孩子都可能是一个天才。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如此,造物主在关闭他们心门的同时,总是会悄悄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
 
  现实似乎并不乐观,自闭症儿童被拒之校门外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有家长不由得哀叹:“每次为孩子争取上学的机会时,都那么低三下四,好像在乞求别的施舍。”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郑州市此次明确规定“孤独症儿童可随班就读”,无疑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接纳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实际上是“融合教育”的一种方式,由此既能保障这些孩子受教育的权益,也能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能更好地挖掘他们特殊的潜力。作为弱势群体,这些命运多舛的孩子有权享受正常孩子的一切待遇,这是现代文明的价值所在。由教育机构开始,接纳并帮助那些自闭症患儿,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闭症、包容自闭症患儿,对于那些“星星的孩子”来说,包容其实就是最好的治疗。
 
  当然,接纳自闭症儿童进入学校只是第一步,“融合教育”的前提是自闭症孩子与健康孩子共同成长,不过,简单地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融合”,其中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以及制度层面能否加大相关投入。实际上,尽管针对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已达成社会共识,一些地区的学校、幼儿园也向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敞开了门,但“融合”之路却并不好走。这一方面是因为,普通教师缺乏特殊教育背景知识,面对那些“星星的孩子”往往束手无策;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对这些孩子量身定做的特殊教育意味着一笔额外开支,由此难免会给学校的教育成本带来压力。
 
  显而易见,真正行之有效的“融合教育”不仅需要转变观念,同时还离不开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如果说郑州市向自闭症儿童敞开校门,意味着从社会层面着力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接下来我们更愿意看到,教育机构能够得到制度层面的更多支持,从而使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海洋天堂”。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关爱自闭症的第一步是敞开校门]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