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自闭症,其目标人群是儿童,指的是患儿常会处于较为封闭的空间,因此这种病又称自闭症。专家介绍,小儿自闭症是一种由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明显不利,所以必须要及时治疗。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小儿自闭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以便家长们能有更多的了解。
第一、自主交往训练法
这种疗法的核心是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与交往的自主性,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自信,在自信的前提下主动与人进行交往,最终达到分享与合作。自主交往训练法主要包括六个阶段:情绪放松阶段,自主选择阶段,过程模仿过程参与阶段,表情想法认知阶段,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阶段,合作与分享阶段。
第二、行为干预法
研究发现,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种种不快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种疗法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有效方法,是指给患儿一个好的刺激,即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达到矫正病态行为症状和其他不适应行为,最后实现治疗目的。
第三、结构化教学法
结构化教学法是扬长避短,利用图片,相片,数字,文字,符号这些可实行媒介来帮助儿童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之为系统教学法,他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并运用实物、图片、相片、数字、文字,符号这些可视性媒介来标明学习的内容及步骤,帮助儿童理解环境要求和教师,家长的要求,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学习。结构化教学法针对的对象是那些不适应学习环境的自闭症儿童或者学习新事物有困难的儿童。当儿童不断进步,已掌握某种机能,会独立完成某项工作时,部分结构化教学的策略就要慢慢改变。
第四、感觉统合训练
据大量学者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在治疗儿童自闭症的诸多疗法当中,感觉统合训练疗法属于提出年代较早、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完整的体育游戏,包括:滑板、滑梯、羊角球、袋鼠跳、隧道、蹦蹦床、圆筒、大笼球、独角椅、摇摇船、网揽、拍球、跳绳、爬行等15项活动,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显着减少负性行为,增强各种机能。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