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自闭症患者:艰难“成年”

2012/10/9 8:19:4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栋栋每周两次在上海图书馆当志愿者,负责整理馆藏的杂志

  在上海图书馆,一周两次,负责杂志分类整理。第一天上班,妈妈跟着20岁的栋栋,亦步亦趋。当他闲下来,妈妈提醒他去问其他工作人员需不需要帮忙时,他有些迟疑地走到别人面前,想了好一会儿:“我……可以借书吗?”经过妈妈提醒,他说:“我……需要帮忙吗?不,你……需要帮忙吗?”

  栋栋有些特殊――15年前,他被确诊为自闭症。在上海,像栋栋这样18岁以上的自闭症者大约有两三千人,在他们成长的岁月中,自闭症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对这些“星星的孩子”,关注、关爱接踵而来。但大众和媒体有意无意忽视的是:“孩子”终有一天不再是孩子,他们也会长大、成人,需要面对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而这,格外艰难。

  【上岗】

  在一个周围都是普通人的环境里工作,是栋栋全新的开始。

  栋栋的“特异功能”在图书馆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他是个“万年历”,随便报上某年某月某日,便可以准确地说出是星期几。可当大家问栋栋是“怎么做到”的时候,他却只含混说:“闰年”,便语焉不详了。

  20岁的栋栋,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个子不高,脸上挂着习惯性的笑容,眼神时而有些飘忽。一开口,更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孩子气。爸爸在一旁跟他说:“栋栋,叫各位老师好。黄老师、林老师……”栋栋便跟着重复:“黄老师好!林老师好!……”他记性好,介绍一遍后,便把五六位老师的姓都记住了。

  工作正式开始。负责指导他的黄老师问:“你姓什么?”栋栋迟疑了一会儿:“姓顾。”黄老师又问:“希望我们叫你什么?”“栋栋。”“你已经成年了,我们叫你‘小顾’好不好?”也许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称呼,栋栋又愣住了。妈妈在一旁说:“叫‘小顾’好,有一个新开始!”栋栋回答:“……好”。

  于是,被称作“小顾”的栋栋开始忙前忙后了。按照带教老师的指导,先把杂志按标签颜色归类。栋栋做得很认真,嘴里还念念有词:“红色、黄色……”不过,当看到杂志封底的广告时,偶尔忍不住停下念叨:“波司登……”“栋栋,不要开小差!”爸爸在边上大声提醒。栋栋赶紧缩回了手,继续分类。

  爸爸仔细观察栋栋的一举一动,哪怕一点小进步也会让爸爸欣喜好一阵。“注意了吗?刚才栋栋推着一车书经过别人时,说了一句:‘请让一让’。要知道,像他这样的孩子,能主动和人沟通是非常不容易的。”“刚才老师只是让他四处转转,他会主动在书架上挑出放错的杂志重新放好。”“我觉得这个工作真的蛮适合他的,从小和我们逛超市,他都忍不住帮人家理货架!”……

  栋栋爸爸告诉记者,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在工作中完全可以加以利用,从而转化成优势。而他们最不擅长的人际沟通,则需要尽量避免,却又需要通过与周围人一点点的交流,逐步提高其社会功能。

  两小时后,栋栋已经把好几车的书顺利整理完,从头至尾、一如既往的认真耐心。

  几位工作人员笑着问他:“觉得自己做得好吗?”他答:“很好。”又立刻自己纠正:“不能说很好,要说好。”大家都乐了。

  在一个周围都是普通人的环境里工作,是栋栋全新的开始。

  之前,他结束了辅读学校9年义务教育,因为没法找工作,又进入一个针对特殊孩子的职业学校学习面点制作。

  他的出路,是全家的心事。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经本报机动部牵线,由上海图书馆提供帮助,9月13日起,栋栋每周两次在上海图书馆做志愿者,负责杂志分类整理。

  【困境】

  完全没想到,培养一个自闭症孩子的难度甚至超过智障儿。

  身处图书馆,周围的人还是会对栋栋心怀好奇。

  20年来,栋栋几乎一直被这样好奇的目光包围,只是他并不介意,因为,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199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的陶国泰教授在《大众健康》杂志上发表了《重视孤独症的防治》一文。孤独症,即自闭症。之前,公众对此的了解几乎是空白,孤独症被误诊为智力低下、聋哑、甚至脑炎……

  栋栋被确诊时,不满6岁。此前,他一直被家人误认为“耳聋”。近6岁的他,既不会说话,也不好好吃饭,不愿与人对视、无法交流。看了很多医生,终于,一次在儿童医院,一位专家对他看了又看,有些吃不准:“不会是自闭症吧?和国外资料中介绍的很像。”经人介绍,栋栋父母带着他去国内着名自闭症治疗专家、南京脑科医院教授陆汝文教授那里,很快确诊。

  “现在孩子的父母若听见自己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就像晴天霹雳,而我们那时候真不懂,以为不过意味着孩子很孤僻。后来完全没想到,培养一个自闭症孩子的难度甚至超过智障儿。”栋栋爸爸说。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必须和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突然而来的情绪、无法沟通等问题做各种艰苦斗争。他们的刻板甚至是,每一天从沙发走到餐桌的路线必须是一致的,否则需要重新走过;他们的情绪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头痛的,约3/4的自闭症孩子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约1/4的自闭症孩子会有精神类并发症;而情绪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你没有办法理解他的世界,他更没有办法进入你的世界,如一句国外专家描述的:“我和你们没什么不同,只是我来自外星。”

  比如,拿100元钱去买93元的东西,该找回多少?尽管栋栋是个“万年历”,可他至今无法心算出这个简单的减法。栋栋妈妈最懊恼时,也曾恨铁不成钢地冲儿子喊:“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让家长们更烦恼的是,历经千辛万苦养育的孩子成年后,因为超龄没法继续待在学校、又无法或很难找到工作,很快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甚至,很多孩子因为这样重新回到家里,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些社会沟通能力眼看一点点退化回去,情况越来越差。

  栋栋读完辅读学校后,学校推荐了他和另外两名同学考普通职校学习面点制作。面试前,爸爸妈妈特意为栋栋准备好常见问题,他也全部背熟了。没想到,面试时,主考官问了一个出其不意的问题:“做面点的时候,要使用刀,你害怕刀吗?”栋栋回答:“肯定怕!”主考官又让他在屋里走了一圈,因为紧张,他走路的样子未免有些怪。结果可想而知,栋栋落榜了。

  几经周折,他进入了一个针对特殊孩子的职业学校。而动手能力并不强的他,学习面点制作,方向也显然并不准确。

  “我们希望社会一定要多关注自闭症者成年后的困境,因为已经刻不容缓。”这是记者采访的所有成年自闭症者家长一致的心声。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患者:艰难“成年”]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