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自闭症的治疗有什么捷径可走吗

2012/9/14 8:23:0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自闭症只能靠早起的干预和康复训练来改善自闭症的症状。其中,在自闭症的康复训练中,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启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自闭症的斗争就如一次没有终点的长征。而且,自闭症的训练没有捷径,只能靠自闭症家庭们一步一步的努力。

  自闭症能治好吗

  “医生,孩子的病能治好吗?”

  “这取决于你们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要求。”

  “我们知道很难期望他会有多大的成就,但我们希望他长大以后至少能照顾自己。”

  几乎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都是抱着这个朴素的心愿去机构的。

  目前,自闭症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特效药,也没有什么神奇疗法可以让他们一夜间成为正常的孩子,教育训练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可喜的是,在过去的20年间,自闭症的教育训练取得了非常显着的发展。

  “自闭症训练,没有捷径,只有艰苦卓绝的努力。”专家强调。

  的确,自闭症的训练就像游戏里的冲关,每一关都需要长期的付出,而每突破一关,孩子的能力就上了一个台阶。

  第一关:起点。孩子需要别人照顾一辈子。

  第二关:自理。孩子可以生活自理,也就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愿。但这里只是第二关,孩子还有更大的潜能。

  第三关:劳动。孩子长大后可以完成简单的劳动。

  第四关:半独立。孩子成人后,在一定的保护下,能独立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五关:独立。这是最高级别。孩子长大后与常人一般,能独立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并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到达这个级别,从自立和融入社会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自闭症可以认为已经治好了。冲关成功!

  我们也要清楚一点,级别越高,能到达的孩子越少。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做的其实很多。自闭症训练,首先要接受训练的其实是家长。

  “不用总往医院跑”

  有一位母亲只身带着六岁的儿子,从广西赶赴广州就诊。母亲蜡黄消瘦,一脸疲惫。就诊过程中,儿子时不时地跑过去抱住母亲,亲着她的脸问:“你喜欢我吗?”

  “其实家长不一定总要往医院跑。我们太希望可以教会他们正确的训练方法了。”经过培训,家长完全可以像机构那样训练自己的孩子。

  家有自闭儿,首先需要接受训练的是家长,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保护者和老师。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在专业机构的指导和配合下采取家庭训练为主、机构训练为辅的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庭训练既可以像机构训练那样,在特定的时间内对孩子进行结构化教育、应用行为分析或人际关系等训练,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导。

  家庭训练并不需要特别的条件,因为其训练内容并不复杂,一般家长都能应对。它只需要三个前提:家长的爱、时间和方法。

  如果情况不允许,如家长耐心不足、性格原因或者为生活所迫忙于工作,则可以采取机构训练为主、家庭训练为辅的策略。但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要定期复诊,对孩子的变化进行评估后,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

  他理你就不是自闭症了

  一位自闭症孩子在首次接受训练时,以哭闹、撞墙等方式对抗训练。医生感觉孩子的妈妈始终是他逃避训练的“希望”,所以让她离开了房间。果然,没过一会儿,孩子的情绪就平稳了很多,并坚持完成了训练。

  开始进行家庭训练时,很多家长都反映:我们想教他,可他就是不理我们。“如果他们每次都理你,也许就不是自闭症了。”邹小兵认为这种情况很常见。

  孩子不理睬、抵抗、哭闹,甚至出现攻击性、破坏性行为,是家庭训练刚开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机构训练中也会存在,但机构的老师能正确应对,坚持训练,过渡就快。相反,如果孩子一哭闹,我们就放弃,以后的训练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这时家长要狠心一点,也要坚强一点,面对困难,并运用培训中学到的方法应对,孩子会慢慢变得配合。当看到孩子一天天进步时,我们训练的信心也会越来越足。

  养育自自闭症孩子不容易,对父母的感情绝对是一种考验。在孩子的训练问题上,父母更要协调统一,互相配合、支持。毕竟,自闭症虽然是先天性疾病,但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的治疗有什么捷径可走吗]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