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心理上的残障,也是生理上的,这叫自闭症。在风景秀丽的柯岩街道,我县特殊教育学校里就有8个这样的小朋友,他们封闭了自己的世界,但是,老师和家长依旧默默地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放飞自己的梦想……今天第22个助残日,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切都不是孩子的错
2003年6月12日,当时26岁的张云初为人母,生下了一个女儿。一家人高兴极了,家里人给她取了个名字,叫“逗逗”,孩子非常的漂亮,看起来也非常的健康。
一岁多点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有点“与众不同”了。她不像一般的小孩一样喜欢让人抱,当你抱她的时候她会伸出两只小手把你推开;你无法捕捉到她的眼神,她的眼睛从来不和你对视;小孩们喜欢的玩具她都不喜欢,她喜欢旋转的小盖子,小轮子,还喜欢自己旋转,她几乎整天在房间里旋转,似乎在追着自己的尾巴,乐此不疲……
4岁的时候,女儿被幼儿园退了回来,5岁得到了确诊:逗逗患的是儿童孤独症。为了治疗,张云带着孩子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她的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孩子住的是精神病院,“天哪,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难道自己的一辈子将和精神病院连在一起?”
有一次,可能是由于嗓子不舒服,逗逗从早晨就开始尖叫,大约每隔10多分钟一次,一直到晚上。“世界上怎么可以有这样的病,如果我命里注定非得有一个残疾的孩子,哪怕是聋子、瞎子也成,只要不是自闭症就好。”张云说,“精神上的毛病能置人于死地,你得有钢铁的意志和钢铁的神经才能顶得住。”
逗逗最爱的是音乐,张云每次带她去听音乐会的时候,总是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只要逗逗一出怪声,便立即把孩子抱出去。做妈妈的很怕逗逗奇怪的举止妨碍了别人。
9年下来了,因为孩子的“另类”,受过高等教育的张云都无法让自己脸皮“厚”起来,挺直身子面对人们的目光。但是她和丈夫并没有因此把逗逗锁在家里。她带她去超市、公园,希望女儿能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快乐。因为,一切都不是孩子的错。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妮妮不会讲故事,没有角色的想象能力,如果让她讲故事,她就说:“从前有个森林……”没有下文了。
“我想尝试启发她一下,就跟她说:‘妮妮给妈妈讲个故事。你先听妈妈讲一遍:从前有个小姑娘,背上书包去上学。’请你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
“从前有个森林……”又没有下文了。
“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宝贝。”妮妮的妈妈言晓晓说,“有人讲要走出孤独,远离孤独,我更想走进孤独,了解孤独。我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
一扇门关了,必定还会有另一扇窗开着。言晓晓不想让自己走入绝望,“我们希望活着,希望好起来,也许能等到那一天,哪怕是在这个孩子四五十岁以后,人类发明了一种药,或者是基因疗法,那也行啊。”
自闭症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目前惟一被认为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改善。言晓晓为妮妮选择了教育。对自闭症的了解国内刚刚开始,医疗界也没有更多的方法,仅有的一些授课也挺原始的。训练方法有教孩子认图形、颜色,用糖果交换让孩子精力集中等等,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自闭症孩子就像一个外星人,你说什么她根本就不理你。
“你就是骂她、训斥她,她都没有反应,反正她听不懂你正常的表达方式。”7岁时的妮妮依旧不会认字不会画图,每当她拿起纸笔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堆乱七八糟的涂鸦。
“妮妮在表达她的不满的时候,惟一语言就是尖叫。当她有需要,就抓住我的手,拉着我过去,把手放在想要的物品上……” “妮妮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却从不直接看着我。她似乎总孤零零的,不受外界的影响……”妮妮的妈妈说。
2011年,妮妮的母亲把她送到了县特殊教育学校。“尽管妮妮现在还不理人,不能主动与人交往,但这么多的被动的交往,对她也是有益的。”言晓晓说。
为孩子打开另一扇窗
“自闭症的孩子能走多远,谁都不清楚,我想知道的是,与昨天相比,孩子们今天又学会了什么。”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唐茂盛说,“有耐心、有决心、有信心、有爱心,才能让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沐浴灿烂的阳光。”
专家认为,孤独症儿童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如果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占99%,只有1%的“优点”,那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也要将这1%的优点放大99倍来看。
还有,在我国一些自闭症教育研究机构,特别为这些孩子提供如器乐弹奏、糕饼制作、电脑打字等动手技能的教育,培养这些自闭症孩子成人后能有一技之长,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这恐怕是每个自闭症孩子家长最大愿望了。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会有难处,就看你怎么对待了。其实,特殊教育,就是一场坚持不懈的‘和谐战争’。”专家介绍说。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