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青岛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有一个地方被他们亲切的称之为“异乡的家”。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可以得到法律帮助,更重要的是这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己、实现梦想的舞台。这个家就是农民工自己的公益服务机构--新市民家园。
谁说农民工不可以搞艺术?
“大家盯紧目光,不要离开,共同喊:一二三。 ”这位正在表演魔术的年轻人叫薛超,今年26岁。2005年从老家来到青岛打工,2006年8月起加入青岛城阳区新市民家园,成为一名专职的公益服务者。这个不大的场地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新市民家园主打的大型公益演出“我们在一起”的排练场地。在这里,薛超正在带领大家为年后的演出做准备。由于刚过完年,大部分工友还在农村老家, 赶来排练的演员并不算多。
“谁说农民工不可以搞艺术?你像王宝强,演电影的…… (薛)挺好的,有点小问题,就是咱们再投入一些。”薛超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人员包括演员都是来青岛打工的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前来兼职。年后,由于当地用工环境的不理想、城里和农村工资差异的缩小等原因,原来的骨干流失了不少。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策划了近期在附近的邱家女姑社区进行一次文艺演出,作为新年的开头戏。
口吃自闭小伙梦想当律师
薛超告诉记者,参加文艺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其实只是他们融入社区、展示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一种方式;而要真正地融入这个城市、得到这个城市的认同,他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里的书架上摆放着了大量的书籍,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法律书籍。在活动牌上记者看到,他们每周末会举行一次法律讲座。而正在自考法律的薛超成了这里唯一的讲师。
在机构服务的这些年,薛超亲眼目睹了许多工友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因此,他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律师。“只有学会用法律武器,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理想是美好的,实践对于薛超来说却并非易事。除了学历的限制外,他还有一段难言的往事。
“以前的时候我有口吃,而且口吃给我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产生了自闭症。自闭到什么程度呢?我有电话恐惧症,只要电话一响,我就赶紧去摆摆书上上厕所,就想逃避。”在外人看来,一个口吃的人去当律师无异于痴人说梦。
谈起自学法律的过程,薛超回忆起了刚到青岛时的情景。那时的他,没有朋友、没有目标,每天打发空闲时光的方式就是在大街上溜达。“刚来青岛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我记得当时的时候没有接触到银行,当时的时候想办张卡,结果想问别人的时候还被别人误会,就是说态度特别不好的冲我问,你不识字吗?”
依托公益组织融入城市家园
城里人异样的眼光深深地刺痛了他。他渴望朋友、渴望被认可。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十分清晰的目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大街上看到了新市民家园的宣传单,渴望交流、乐于助人的他一下子就融入了这个新的“家”.然而刚来家园工作的薛超就遇到了困难。“说话不大利索,口吃,好像是有点自卑,也不敢接电话。”这就是他留给工友的印象,后来在这个工友的帮助下,找一个玻璃球,回家含着,每天就这么练,慢慢地就好了。直到今天,口含玻璃球诵读法律条文还是他每天的必修课。刚开始时,舌头都磨起了泡,饭都不想吃。可是一想起需要他的工友、一想起自己的律师梦,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薛超告诉记者,现在的他不是孤军奋战,有很多工友已经加入了学习的大军。有学习法律的、有学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这样,吃饭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共同话题。说话间,到了吃饭的时间,薛超亲自下厨,为大家炒了两个菜。一份芹菜炒肉、一份白菜,外加几个馒头。工友还调侃说,今天有记者来采访,不能太寒碜,得加点肉末在芹菜里。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记者甚至怀疑我们误入了大学宿舍。也是在这个饭桌上,另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是爱情。“还没订亲,还没结婚呢,她不愿意去,她爸她妈也不让去,所以初三的时候把她骗过去,说你来吧,说我妈给你发那个压岁钱。”提起女友刘丽华,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的神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中国人传统中最得意的两大喜事成为这个年轻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这个公益组织为新生代农民工安上的梦想的翅膀。
山东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刘本举谈到农民工公益组织时说,新生代农民工只有通过融入城市的生活,社区和公益事业活动,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体现他们的价值。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