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探访
12月2日是 “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的“生日”,今年,它满七岁了。 “春芽”是省内最早出现的一批民间公益组织之一,七年来以它微小但是坚持的力量帮助着处于社会边缘的残障青少年和家庭,并努力探索着一条民间公益组织成长的道路。以“春芽”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公益组织,像在夹缝中努力向上生长的小草,生命的力量来自于一份对爱的坚持。我们就在这个时候走近了它,感受着它的艰难曲折与欢笑泪水。
自闭症儿童的家园
“春芽”七岁了。我们就在这个时候走近了它。潜山路交警二大队南侧,一栋不起眼的刷成绿色的院门上写着“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推门进去,其实这是一家老工厂的厂房,只是过道一侧的儿童游乐设施将记者带到位于侧楼的这家专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民间公益组织。一楼的两间办公室是半地下室,在深秋的寒风中透着凉意,二楼和三楼是为40余名自闭症、智障儿童上课的教室。桌椅板凳都有些简陋。
早上8点30,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陆续来上课了。早来的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和妈妈一起在黑板上反复地做着一道除法竖式题,妈妈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应该用哪道口诀。得数算出来了,这位妈妈平静地告诉记者,儿子患有自闭症,很难融入正常的学校学习,现在她每天带孩子来这里,能学一些就多学一些。
十分钟后,这里的一个每天早上都要举行的活动“早问候”开始了。对普通的孩子来说,是礼貌,而对这里的孩子来说,是学会和别人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们显得很兴奋,跑来跑去,或者在自己的个性化辅导老师面前做着简单的表达。一个孩子大笑着跑过来,用棉袄蒙着头,扑到时艳侠身上,娇小的时艳侠也跟着笑起来。
时艳侠是“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的负责人,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她也是一名残疾人,曾在英国救助儿童会的资助下做了矫正手术,又由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志愿者成长为民间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在民间力量仍然非常弱小的今天,“春芽”和以“春芽”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其中有诸多艰难曲折,也正因为它所经历的艰难,它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一些经验,以及对身处其中的人的深刻影响,更显得弥足珍贵。
7年艰辛,赢得政府信任支持
7年前,合肥市残疾青年福省军和其他几名残疾青少年共同创办了“残疾青少年网络委员会”,这就是“春芽”的前身。 “春芽”是我省起步较早,而且组织比较正规的民间公益团体之一。几乎所有民间团体遇到的困难,它都经历过:大家因为热情聚集在一起,但不明确到底该怎么做;最起码的注册和寻求主管单位尚且颇费周折;没有资格向社会公开募款,经费一直是最大的困扰;聘来的专职人员和老师在很低的工资水平下仍坚持着……就像对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所说的,时艳侠觉得,“成长是一种积累,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有所回报。 ”
2006年2月,部分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向“春芽”求助,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学习的地方。很快,春芽残障儿童发展中心开始招聘教师、购买器材,为不能进入普通学校的自闭症、脑瘫和智障儿童提供全日制的基础认知和康复训练,中心也由最初的一个老师两个孩子,发展到现在的11名全职教师、500平米活动场地。其间,“春芽”一直在努力探索民间公益组织长久发展的路子,先是国际组织资助,然后艰难地寻求本土政府的支持,以好的负责任的项目来赢得政府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资金支持。现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项目是在残联、患儿家庭、社会资助三方的共同支撑下开展,“春芽”也因此走上了一条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
“春芽”还有一个在残联支持下开展的项目是“智障青少年日间照顾和训练”,帮助智障孩子进行康复教育、心理辅导与家庭支持,虽然项目开展时间不长,时艳侠却因为看得太多有着残障儿童的家庭的不幸而感慨,“长期照顾这样的孩子,家长的心理压力非常巨大,很容易崩溃,或者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能出现奇迹,但奇迹肯定只能是极少数,这时候家长的孤独和压力是外人体会不到的,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地方,大家能在一起互相取暖,共同往前走。 ”
7年坎坷,春风化雨。时艳侠说到一个自闭症孩子在经过数月训练后,突然有一天摸着妈妈的脸说了句“这是妈妈的脸”,妈妈和老师当场哭成了一团,时艳侠的眼中也闪着泪光——这泪光中孕育着她对春芽未来的展望:能够拓宽更多的筹资渠道能够保证服务的开展;希望以后能竞争接政府的项目,有竞争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希望更多的孤独症的孩子得到关注和教育,希望能帮助他们发出更大的声音,并被听到…… ( 刘振)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