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民办自闭症学校有望摘“黑帽”

2009/7/10 9:30:02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作者:练仁福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昨日,福州恒爱自闭症学校正式结束“黑户”历史,福州市残联成为其主管单位。目前,《福建省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中,预计年内出台,将全面规范引导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发展。

  据了解,福州有数十家自闭症、听力障碍等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因没有明确的对口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注册非企业民办机构,没有“名分”导致市场生源不足,社会募捐渠道不畅,其中一些关门并渐渐退市。

  民办康复机构 没“名分”日子难熬

  “没有政府背景就没有公信力,人家不信任你怎么会给你捐款?”福州恒爱校长郭丹说。几年来,恒爱收到的捐助不过几千元。“目前,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学校都无法赢利”。

  “身为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我知道其中的艰辛,最终坚持了下来。”郭丹说,她的孩子经过训练,已进入普通小学学习。

  2002年创办的欣意儿童感统培训中心,是福州市最早的一家民间特殊儿童康复机构,但包括它在内的4家机构现在都已关门停业。

  “黑户口”,是这些民间办学者最大的一块心病。根据民政部门的非企业民办机构注册登记规定,创办特殊儿童训练机构,须有对口的业务主管单位。而就是为了找一家名义上的挂靠单位,郭丹等人一直在奔走。

  “黑户口”的后果就是,孩子们身份的不被认同,生源无法继续扩大。另外,由于“身份的缺失”,他们无法募集到社会捐助。各部门都说不是他们管的,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成了个“盲区”。

  年内出台办法 多部门都可挂靠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自闭症(孤独症)儿童180万,我省约有10万~15万人。

  福州市残联副理事长黄大明介绍,目前公办残疾人康复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康复的需求,民办可以起很好的补充作用,“作为主管单位,可以对它们进行规范、引导,在一定范围内还可以给予扶持”。

  据了解,资金少、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及管理落后,是这些民办机构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记者从省残联康复处获悉,《福建省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办法(讨论稿)》(下称《办法》)已经完成,现正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预计年内可出台。

  《办法》将对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身份进行认定并规定准入条件,卫生、残联、民政、教育等部门都可以作为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的主管单位,对于年检合格的机构,政府也可以给予财政补贴。《办法》涉及多个部门,比如需要物价对收费进行审核、民政进行登记、财政进行补贴扶持,残联还希望能将康复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民办自闭症学校有望摘“黑帽”]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