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帮助自闭症学生,需要做得更多

2009/4/16 8:55:42 来源:金华晚报 作者:任文林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今年4月2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表明,自闭症发病率为1/150。4月13日下午,记者在采访金华启明学校时了解到,该校160余名学生当中,有3名学生或轻或重带有自闭症症状

    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晓可(化名)来到校长办公室,他若有所思地坐在沙发上,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不停地捣鼓着。

    1988年出生的晓可是比较典型的自闭症患者,身高约180厘米,现就读于启明学校8年级。从体形上看,他完全与这个年龄的青年无异,可是那张稚嫩的脸,完全不像一个21岁的成年人。他很听老师的话,老师让他唱首《流浪歌》,他略作停顿就唱了起来。“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虽然有些词语发音含糊,但是他唱得很认真。

    启明学校校长徐进说,可能是因为智力发育缓慢,导致了生理发育的迟缓,晓可的智商只有25左右,大致相当于2~3岁儿童的智商。

    在老师的提示下,晓可能够机械地与我们一一打招呼。“自闭症的患者大多会机械模仿,没有自己的思想,别人教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你问他‘你今天吃饭了没有?’他会重复一遍你的问题,但不会回答。”晓可的班主任单智波说。

    “自闭症患者表现为不主动和同学们交流、玩耍,有的经常手里拿着东西,像石子之类的,不断地摸它、磨它,直到把石子磨得光光的。他们经常做的就是刻板性的动作重复,像晓可就经常重复地做着将大拇指握紧、松开的动作。”单智波说。

    “当初听晓可的爸爸说过,孩子6岁以前与普通儿童没有什么区别,还能背诵唐诗。6岁那年,晓可的母亲去世了,他也越来越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于是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名女教师说。

    “《流浪歌》据说是他妈妈教给他的,现在我们教他唱歌,他基本学不会,他只会唱以前学会的几首歌。这也说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这名女教师说。

    外界的声音对于晓可几乎没什么影响,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天的日常生活,他基本可以自理,不挑食,不吵闹。他平时很乖,只是很少与同学交流,不过在班级里,不少同学都愿意帮他。在采访结束后,记者看到一名男生带着晓可在操场四周走动,他们之间虽然没有多少言语的交流,但是,两人相处得很不错。

    “晓可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跟他很要好的小个子同学和他玩,不知怎么,惹他生气了,他居然抓着这名同学的两只耳朵,把他整个人拎了起来!”这可吓坏了在场的老师,连忙过来制止。

    晓可愉快时,不管是否在上课,都会发出只有自己理解的声音,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晃荡起来,这时需要老师的提醒,他才能停下来。

    “自闭症的成因目前还没找到,治愈率很低,据我所知只有一两个成功的案例。其中一例患者的父亲是留洋博士,他花了很多的精力、时间和财力来治疗孩子。直到孩子11岁左右,才跟上了小学一二年级。”金华启明学校校长徐进说。这样的条件和代价是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徐进说,目前,全国自闭症领域的专家不到100人,浙江省内国家定点自闭症治疗中心规划在嘉兴,但是仍在建设中。虽然省里组织过相关培训,但是有关教师还是很缺乏。有些老师通过网上自学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将相关方法穿插进去。学校也曾专门邀请金华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进行过指导。

    本报记者 任文林 实习生 王晨伟

0% (0)
0% (10)

下一篇: 美国:研究显示53.5万少年患孤独症 上一篇: 女儿患自闭症 前夫撒手不管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帮助自闭症学生,需要做得更多]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