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于2002年10月~2004年4月对62例孤独症儿童进行听觉统合治疗,现分析如下。
研究对象
符合ICD-10及CCMD-3中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证儿童62例,其中男57例,女5例,年龄2.5~9.6岁,平均(5.09±1.51)岁,治疗前纯音听阈测定均正常。
让患儿戴耳麦听经过调制的音乐,每次30min,每日二次,每两次间隔3个h以上,每疗程20次。
在听觉统合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分别采用C-WYCSI、C-WISC、PPVT、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及ABC量表,评估并记录患儿的IQ、ADQ、及ABC分值。并在治疗后3~6个月时由家长填写“听觉统合治疗后疗效调查表”,综合评估患儿的临床行为。
疗效判定
①有效:家长及专业医师一致认为患儿的临床行为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ABC分值减低,但IQ及ADQ无改善;②显效:由家长及专业医师一致认为患儿的临床行为治疗后有很大程度的改善,ABC分值减低,IQ及ADQ提高;③无效:治疗前、后患儿临床行为无明显改善。
采用t检验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
治疗前、后IQ、PPVT、ADQ、ABC量表分值比较 该组患儿听觉统合治疗后IQ、PPVT、及ADQ比治疗前均有提高,ABC量表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
听觉统合治疗的疗效
经患儿知情家长及专业医师共同观察和评价,认为该组患儿经听觉统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其中显著有效率为35.5%,仅5例无效、占8.1%。无语言的患儿(指不能进行简单的发音)共17例,除2例无效外,其余15例患儿(88.2%)在治疗后6个月左右均出现了有意识模仿发音,其中8例患儿(47.1%)语言改善显著,可以开口说话。4岁以下的患儿7例,听觉统合治疗后临床行为都有一定的改善,有效率100%。
治疗后患儿主要临床行为改善情况
该组患儿听觉统合治疗后,46.8%主动语言增加(29/62);13.8%自言自语减少(4/29);83.9%对语言刺激的注意增强(52/62);88.2%无语言的患儿能模仿发音(15/17);25.8%主动交往增加(16/62);17.7%刻板动作减少(17/62);38.3%对外界兴趣增加(18/47);65.3%目光对视增加(32/49);40%情绪较前稳定(20/50);76.1%比以前听话(35/46);15睡眠障碍全部得到改善;20.8%偏食纠正(5/24);37.1%有一过性不良反应(23/62)。
讨论
听觉统合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行为。
听觉统合治疗是由法国古•
听觉统合治疗后患儿的IQ、ADQ较治疗前有所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听觉统合治疗后患儿的IQ、ADQ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考虑孤独症患儿能力很低,听觉统合治疗前配合力非常差,故治疗前测出的IQ、ADQ仅作参考,未必能反映患儿的真实水平。治疗后IQ、ADQ提高可能由于患儿情绪行为改善、配合力增强所影响,并不一定是经过听觉统合治疗后患儿的智力水平和适应行为真的有所提高。且治疗后IQ、ADQ提高的幅度不大,平均仍在中度智力低下和适应行为中度缺损的范畴中,所以意义不大。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