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关注孤独症

2008/4/8 10:26:16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2007年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宣传日,今年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孤独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据了解,目前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在中国约有150万自闭症儿童
    多种原因引发自闭症
  据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研究室主任刘金同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可能与遗传、发育、围产期并发症和心理因素有关,但具体病因不明。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对孤独症的研究越来越多。除了遗传因素,还有围产期并发症:约1/3的孤独症患儿围产期有并发症。同时还有心理因素。
  而美国心理学家观察表明,自闭症患儿的父母都很聪明,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他们大多具有强迫性格,缺乏温暖,使孩子在情绪发育中受到干扰而造成孤独症。因此他们认为,自闭症患儿的大脑并没有损害,只是母亲在心理上对孩子的排斥和虐待,致使他们逃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幼儿沉默、行为刻板要警惕
  据刘金同主任介绍,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有:社交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语言交流障碍: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行为。
  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医学界一致认为,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自闭症的症状极其重要。父母如果发现2到3岁孩子有自闭症的倾向,如不说话、不与人亲近、行为刻板等,应尽快带孩子检查。目前确诊自闭症主要通过了解发育指标、心理量表测试、感官测试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为期半年的复查。若错过了早期的最佳治疗时期,自闭症患儿就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
  自闭症目前无法治愈,严重的患者长大后生活无法自理,如果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教育训练、行为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技能康复。

    别忽视儿童电视孤独症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他们将其中由于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称为“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国外专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临床主要表现
  1.患儿表现为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2.患儿在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患儿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3.患儿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引发原因与危害由于儿童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行为模仿性较强。当他们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之中。往往是电视看得越多,对患儿的影响亦越大,常对身心健康造成如下危害:
  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日后心理变态严重。
  缺乏学习能力,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只会在家中处理日常生活,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应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
  五大防治对策
  1.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0.5-1小时,并且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
  2.看电视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内容要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适合儿童看的节目有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要让孩子看。
  3.时间允许时父母最好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同时要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的适合孩子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当孩子看过电视之后可让孩子复述,这样既可使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4.父母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看。家长更不应该只顾自己看电视,而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样。
  5.有空隙时间时父母要常和孩子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产生多种兴趣,并扩大活动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0% (0)
0% (10)

下一篇: 因为我们在 世界无孤独 上一篇: 孤独症的帽子别随便扣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关注孤独症]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