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孤独症的困惑

2008/1/1 14:59:48 来源:民生关注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民生关注》栏目报道: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孤独症的话题,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个非常特殊的病,如果你看过奥斯卡影片《雨人》,一定对片中的主人公—— 一个孤独症有深刻的印象。

  电影《雨人》里的主人公雨人是一个严重的孤独症患者。其实,在现实中,孤独症患者并不少见。这个7岁的孩子,就是一名孤独症患者。

  孤独症儿童家长 老杨:“一开始是怀疑,经医院确诊了,诊断是一个高危的(孤独症)。”

  老杨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得了这样的怪病呢?

  孤独症儿童家长:“心情肯定是不好了,知道小孩是自闭症,心情可想而知了。”

  老杨介绍说,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全家人就察觉到了他有些异常。与其他的同龄孩子相比,这个孩子不说话,更谈不上和大人交流。行为动作也很刻板,他就像生活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似乎很茫然、没有感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老杨开始查阅有关孤独症的资料,了解孤独症的相关知识。

  孤独症儿童家长:“我们了解一件事,有位老医生他的孙子,医院确诊他有智力障碍,通俗讲就是白痴,老医生得知这个消息,他很高兴,幸好不是孤独症。宁可小孩是白痴,也不愿意他是自闭症。”

  即便如此,老杨和妻子开始四处打听、希望能救助不幸的孩子,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孤独症儿童家长:“他是自己的小孩,我们就不能自暴自弃,我们总是希望通过我们哪怕100%的努力,只有1%不到的希望,那么我们也把它当作100%的希望来努力办。”

  老杨了解到,孤独症患者里有一部分人在某些方面的智力超常,老杨也看到了一线曙光,这样的幸运能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孤独症儿童家长:“寻找他特有的潜能,尽量地把它发挥出来,让他不仅成为一个不是负担的人,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孤独症——难以克服的顽症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孤独症这种特殊的病被发现了,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得了孤独症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记者走访了昆医附一院的精神科教授曾勇。

  在医学上的定义为:孤独症是一种在幼儿早期或童年期发生的全面发展性障碍的严重形式。在这个定义里,特别强调“障碍”。

  曾勇/昆医附一院精神科 教授:“刚开始叫婴儿孤独症,现在有很多叫法,比如自闭症。”

  曾勇教授介绍说,孤独症患者有社会性发育障碍,因此表现为交流异常、兴趣行为受限,不能与家人建立温暖的情感联系。

  曾勇:“比如爸爸妈妈拥抱、亲吻他,他都没有反应,目光回避,他缺乏目光的接触。”

  重复的动作和认知,也是孤独症患者的外在表现之一。

  曾勇:“比如说他喜欢重复吃一种食品,重复做一样的游戏,只做一样,几乎不会改变。”

  孤独症患者在语言方面发育迟缓,甚至完全丧失语言表达能力。

  曾勇/昆医附一院精神科 教授:“即便能发音,都是很简单,发的音都是很重复的,这方面尤其在两岁左右很明显。”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孤独症的困惑]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