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沈阳市儿童医院召开“自闭症儿童趣味运动会”

2007/5/31 10:05:47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专家:拯救自闭症孩子,关键是找到“开锁钥匙”

    有明亮的眼睛却对周围视而不见,有良好的听力却对声音充耳不闻。白天,陶醉在自我世界里与世隔绝;夜晚,独自数着天上的星星孤独寂寞——他们患有同一种病:自闭症,被称作“星星的孩子”。5月29日,沈阳市儿童医院召开“自闭症儿童趣味运动会”,记者走近这群孩子,尝试解读他们特殊的内心世界。

    能掐会算星期几

    6岁女孩琳琳(化名)有一双大眼睛,头发乌黑,招人怜爱。可仔细与她对视,发现她的眼神是空洞的。

    “你叫啥名?几岁了?”记者问。

    孩子仿佛没听见,面无表情。

    “琳琳,6月16日是星期几?”母亲低下头问她。

    瞬间,她的表情变得丰富,伸出右手比划“六”。

    “这孩子什么都不会说,但只要你说出年月日,她就能打出星期几的手势,从来没错过!”母亲说。

    琳琳3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母亲带孩子看病,才确诊为自闭症。与同龄孩子相比:别的孩子跑跳玩耍,琳琳手脚却不受自己支配;日常生活中,琳琳沉浸在寂静状态中,连鞋带、裤带也不会系。

    白领家庭占一半

    当日,在市儿童医院心理科门诊,聚集了30余个患自闭症的孩子。最小的2岁半,最大的6岁。其中像琳琳一样有“特异功能”的占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对文字过目不忘,有的听过一遍歌曲后就能原封仿唱,还有的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300余位数字……

    “沈阳市自闭症患儿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沈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刘淑华主任介绍,长期在该医院接受药物和教育训练综合治疗的孤独症患者,每天约为30余人。今年以来,在接诊的小患者中,每周都会出现两三张新面孔。而且渐趋低龄化,2岁到4岁的最多。

    刘主任告诉记者,根据临床经验,近半数自闭症患儿家长是拥有高薪、高职的白领阶层。面对残酷现实,他们几乎崩溃;很快,他们遍访名医,甚至放弃工作帮孩子康复。

    找到钥匙很关键

    刘淑华主任指出,自闭症是一种因为脑部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左右就会被发现。它会影响脑部功能、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就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些自闭症的孩子没有说话的能力,而有一些则拥有和普通孩子相同的语言能力。

    “这些孩子如一把把锁,找到钥匙很关键!只有通过家长、老师的悉心呵护,配合医院感觉统合训练,才能拯救自闭症孩子,让他们逐步走向康复!”刘主任说。本报记者唐葵阳

    摄影王勇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沈阳市儿童医院召开“自闭症儿童趣味运动会”]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