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儿童自闭症幼小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07/11/12 8:56:19 来源:中国台州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挺大的孩子了还不会说话,摔跤摔得鲜血淋漓却不知道疼,坐着时不停地摇摆身体,总喜欢盯着旋转的电风扇看……这些看似不太严重的小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儿童自闭症的典型症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杭州地区,已经确诊的自闭症儿童达3000余名,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自闭症,你了解多少
 
  在写这篇稿子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闭症只是一种心理问题。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精神疾病,目前普遍的称法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通常在三岁之前,患儿就存在本质性的人际交往障碍,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与其他人,甚至包括父母正常交流。

  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听起来有点晦涩拗口。或许这是一种相对委婉的说法,让它听起来不是那么刺耳。“简单地说,它就是一种精神疾病。”杭州启明星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章卡老师这样说。

  自闭症有三种特别明显的表征:语言迟缓,包括不会说话、不愿意说话、口齿不清等;交流异常,除了语言的交流,自闭症儿童的其他身体动作如眼神等也不能与别人正常交流,还有可能对触觉特别敏感或特别迟钝,敏感到不能接受他人的碰触,迟钝到摔跤摔得鲜血淋漓却不知道疼;行为异常,存在刻板行为,如不停地摇头和身体,对某一类事物特别关注等。

  对于自闭症的病因,目前国际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在大部分自闭症儿童中,基因变异几乎都存在。
 
  孩子三次被幼儿园退学
 
  有这样一名自闭症儿童被家长送到了康复中心,原因是他已经被幼儿园三次退学,没有地方能够接纳他了。

  “其实对于孩子的情况,家长也是知道的。”章卡老师说,“只是他们似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这个孩子的家长曾经多次将孩子送到权威的医院做检查、诊断,但就是没有采取任何的治疗措施。仿佛是在等待某一个诊断结果说孩子是正常的,于是就可以安心地将他送到普通幼儿园去上学了。直到自己的孩子被幼儿园三次退学并无处可去,才想到了要进行治疗。

  这也许是我们的传统思想在作祟,总觉得承认孩子患有自闭症这类精神疾病是件丢人的事,总觉得把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和正常孩子放在一起,才能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事实上,如果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后果很可能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儿童自闭症的最佳训练期为2至6岁,经过早期干预,自闭症的一些症状能够得到缓解,孩子也能够逐渐地融入到正常环境中去。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治疗效果或许就不那么明显了。

  对待自闭症儿童要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是正常的孩子。但在病情上,一定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种种难以启齿的原因,淡化甚至忽视病情。这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6岁孩子仍无法交流
 
  谈话间,一对夫妻走进了章卡老师的办公室。他们的孩子已经6岁,存在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在康复中心治疗两个星期,父亲觉得孩子在家里话多了起来。

  这对夫妻长期在外做生意,曾经在国外打拼多年,连孩子都是在国外出生的。孩子出生后,他们就从老家请了一个保姆到国外去照顾孩子。“父母长期不在家,保姆只会说家乡话,在国外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是严重缺乏语言交流的。”章卡老师说。2岁以后,这个孩子的语言障碍变得越来越明显,直到现在。

  在交谈中,这对夫妻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要求,希望不要给孩子安排辅助老师,因为孩子对这个老师不熟悉;希望不要让孩子午睡,因为他没这个习惯;希望给孩子多排课,因为想让他多学点。

  家长的心大家都能理解,但有时候未必对孩子的治疗有好处。章卡老师举例说:“就好比午睡这件事,我们是参考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的,有的孩子要午睡可有的孩子不要,但如果这样的时候不给孩子一个相对规范的作息时间的话,让他以后如何能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生活呢?”

  康复中心的课程是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的,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这也是一种治疗,一种让孩子适应正常环境的磨练。
 
  永远不能脱离治疗
 
  自闭症的整个治疗过程,或许是跟随人一生的。

  从最开始的全托班,到后来的每周五天班,再到后来的晚间周末班,到最后的定期检查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就是这样循序渐进的。“如果没有后期的巩固治疗,那么前期的治疗很可能白费,孩子的情况甚至会退到比治疗前更差的状况。”章卡老师的这一担忧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情况稍有起色时,就急着将孩子带离康复中心,送到普通幼儿园就读。这样对孩子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对自闭症的治疗几乎是要跟随患者一生的。有些孩子即使能去普通幼儿园上课,也需要有专业的老师陪同。观察他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显现出来的特点,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及时纠正。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也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责任。毕竟家长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能够比较及时发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这个时候也成了半个医生或老师了。
 
  沙盘疗法进入中国
 
  从20年前中国确诊第一例自闭症,并将其命名为孤独症起,直到最近几年,这个概念才开始被人们所知道并重视。

  目前被确诊的自闭症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发展速度似乎超过了人们预想,甚至超过了目前治疗水平的发展速度。“目前国内对自闭症的治疗水平或许要落后国外二三十年。”章卡老师说。不过康复中心目前引进的沙盘疗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也取得了一定显著效果的治疗方法。

  沙盘疗法又称箱庭疗法或沙箱疗法。起源于欧洲,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在国外2/3的沙盘疗法是运用在成年人身上。

  治疗时,首先要有一间专门用来进行沙盘游戏的房间,里面放置沙盘、人或物的缩微模型,以及水罐或其他盛水器具等。

  沙盘是一种特殊的装着沙子、供人在上面进行建造活动的盒子,一般被放在低矮的桌子上。常用沙盘的大小为7米长、5.5米宽、1.1米高。水罐的作用是装一些水,放在沙盘旁边随手可得的地方,以备需要将沙弄湿时用。而人或物的缩微模型则是一些能代表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类似的小玩具模型。

  在沙盘所营造的“安全、自由和保护空间”气氛里,患者将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治疗师则在一边记录患者的行为细节。一个个各种沙盘环境,反映了沙盘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治疗师由此针对每个个体,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即使不对结果进行分析,只是让孩子自主地进行做沙盘游戏,对治疗自闭症也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做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游戏是完全自主的,没有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干扰,不会对孩子产生二次创伤,也就是没什么副作用,所以孩子能够进行一种内心世界的整合。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儿童自闭症幼小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