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老师正在对4岁半的采采进行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有时为了一个发音可能要重复十遍或上百遍,目的是增强孩子的模仿、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
老师在手把手地教孩子数数。这一课程的对象一般是孤独症康复情况比较好的孩子。
一位家长在教师外通过玻璃窗瞧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情况。像这样每天陪同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家长有十多位。
3岁的亮亮站在窗户边透过水杯看阳光射进来的感觉。
孩子们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以增进孩子们感知觉和身体平衡协调能力。
孩子们在集中上音乐互动课,老师教孩子们做出“美好”的手势,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
4岁的聪聪患孤独症的程度较重,不会与人交流和沟通。但他最喜欢老师给他吹泡泡,可能在他那个自闭的世界里这就是最美好的事物。
图/文/本报记者 郭立亮
他们长着漂亮的面容,却独自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周围一切似乎并不存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无法与人交流和沟通,有的甚至有很多的偏执的兴趣和怪异的行为,医学上称他们为“孤独症儿童”(也称自闭症儿童)。他们病态地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孤寂的世界里......近日,记者走进了在长沙市为孤独症儿童设立的启航培智教育中心。
“据卫生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大约每500名小孩中就有1名患这种病,且以每年10%-14%是速度递增。”该中心的教学主任杨勇介绍说。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病因,普遍认为是一种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他的国际上尚无定论。该病发病高峰期为1岁到3岁,多为男孩,最佳治疗期为2岁至12岁。如果患儿在此期间经过系统、科学的干预治疗,20%-30%可以做到生活自理,有的还可以拥有一技之长,成功回归社会。
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的训练,虽然内容很简单,但却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有的模仿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如拍手、跺脚等可能要学半年之久。有的学了又忘了,老师们只好又重复的教,耐心和爱心就是这样磨练而成的。每当教会一个动作或一个发音时,老师们的心里就无比的高兴,真正体会到了成就的含义……在培智中心接受训练的患儿有40个,他们庆幸自己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然而还有更多的孤独症儿童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教育及训练时机。老师们呼吁,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事业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他们应与大多数正常孩子一样,不再遭受鄙视和嫌弃的目光。他们需要宽松的成长环境、需要接受教育、也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关爱……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