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是年初,但很多家长已开始备战长达几个月的择校“战役”。市政协委员、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提醒家长,没有所谓最好的学校,选择最适合您孩子的学校,才是明智之举。
一味“拔高”不可取
刘京海曾调查许多在“名校”借读的学生,他发现,到了升学阶段,这些孩子中绝大部分反而不如在原校就读的同学。原因很简单——家长忽略了学生在智力、反应水平上的客观差异,一味将孩子“拔高”,结果,新学校讲课节奏快、授课难度大,孩子无从适应,影响了学习兴趣和劲头。刘京海劝告家长,“在一个相对而言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环境中,和一群资质相当的同伴在一起,您的孩子或许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何乐而不为?”
知识堆砌未必好
刘京海考察了多个国家的教育后发现,发达国家的教材普遍比发展中国家容易,考试难度相对也较低。在他看来,唯有“知识+能力+人格”才能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发展。
如今,很多家长在网络论坛上比较谁的孩子练习多,并以“高强度训练”作为衡量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刘京海认为,这种做法不足取。他呼吁,学校之间应避免仅仅在分数上的竞争,各校的办学特色还可鲜明一些,以吸引家长。
本报记者陆梓华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