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在半山幼儿园上学已经两年了,看他和同学做游戏,看他依偎在老师身边,听他礼貌地说“老师好”,你一定无法想象他曾经是一个自闭症患儿。两年前,他不会与人对视,对别人的问话没有任何反应,甚至面对爸爸的拥抱会尖叫。
小宝是半山幼儿园首次接收的自闭症患儿。如何让他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成长,副园长陈晓红在与小宝的父母多次沟通后,幼儿园针对小宝设计了一套训练教育方案,分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
与人对视是交往的基础
自闭症儿童不愿和别人对视,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只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能与人对视是交往的基础。一开始,小宝几乎没有交往能力,他常常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
老师给他设计的第一个训练就是视觉训练,用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要求他注意并正视说话人的脸。当他不能做到时,老师常常会将他的脸轻轻地扶住,主动对视他的目光,并逐渐延长时间,反复多次。在这种一对一的训练中,小宝慢慢感受到老师的存在,并知道老师的存在没有对他造成任何伤害。
对视训练同样在家里进行,以前小宝只是心不在焉地看一眼父母,哪怕再叫他也不理睬。现在妈妈很开心,因为儿子和她亲热起来了,愿意看她的眼睛,而且有时能和她说说话。
他学会“告状”了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很差,小宝对简单的指令也听不懂。重复别人的说话,是自闭症儿童的一大特点,小宝就经常这样。“小宝,叫老师好!”他只会重复:“小宝,叫老师好!”
老师从强迫他学说“老师好”、“老师再见”、“老师好”入手,渐渐训练他听和学的能力。终于有一天,小宝主动说了“老师好”,他也知道了将自己的名字去掉后再叫人。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老师不时地教他用简短的语言与小朋友交往。现在的小宝会跟着碟片中的儿歌、故事一起读,还会问妈妈:“这是什么?”有时还会向老师告状呢。
家长和老师进行了很好的配合,每天上学和放学时他们就提醒小宝要主动问好,还经常带他去参与小朋友的活动,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给他看故事、看碟、学唐诗等。
他不再抗拒爸爸的拥抱
“我用手去挠他的胳肢窝,小宝表现为躲、闪,但没有明显抗拒,第二次游戏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毛毛虫的形象对小宝进行挠痒痒,显然,小宝不喜欢这样,想把我推开,并用脚来踩我。”
这是陈晓红在训练日记里写的一段话,自闭症孩子不愿意别人对他有肌肤上的接触,所以小宝对爸爸妈妈的拥抱也会尖叫。为此,老师设计了一个《呵痒痒》的游戏,目的就是通过扶触训练加强他肌肤的接触刺激,起到脱敏的作用。老师用手挠小宝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的地方,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小宝开始一点也不喜欢,但慢慢的他开始接纳,有时还会玩得比较兴奋,老往地上躺。现在最开心的就是小宝的爸爸,因为小宝不再抗拒他的拥抱。
老师要求家长在洗澡的时候给小宝做擦背游戏,刚开始小宝也不太愿意,还把擦背的东西扔掉,而现在他似乎觉得很好,有时擦好了背还会要求妈妈给他洗头。
杭州约有2000名自闭症儿童
很多国家对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我国约有5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的儿童心理学专家、主任医师朱晓华说,杭州大约有2000位个自闭症患儿。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对环境奇特的反应等都是病症的表现。“患儿家长非常需要接受专业的教育,可以说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家长对他的教育和付出就是终身的。”朱医师说,自闭症的孩子最好是在接受过一段时间专业的训练和治疗后进入正常孩子的生活圈,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但这样做的基础是学校和老师必须继续重视对患儿的训练和关心。朱医师说小宝非常幸运,因为一旦老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这样的孩子,那么小宝的身心健康发展将面临很大的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陈晓红等老师发现其他孩子的热情会感染小宝,帮助他解除恐惧心理,从而使小宝愿意和同伴一起做游戏,从而逐渐提高他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陈晓红说,当初做这个研究是考虑到如果在普通幼儿园中有自闭症幼儿,教师可能会因自身的局限而放弃孩子,而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的现象。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