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集体意识的培养
www.guduzheng.net 2004-8-23 21:36:23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孤独症是以交流和人际关系障碍及同一性行为为特征的症侯群。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认知、行为、思考、情感、社会化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社会化社会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孤独症儿童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明显地逃避与人的接触,甚至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反应?即使对父母也表情淡漠;孤僻、不合群、我行我素,有时叫他名字,也常不理会、无反应,常沉迷于自我世界中,无视他人的存在;缺乏合作性团体游戏、活动的能力,即使参与活动也常充当被动角色,缺乏主动兴趣。要使孤独症儿童走出自我世界、走向集体,就必须切实培养其集体意识。
一、建立亲密关系是培养集体意识的基础。
正常儿童从七、八周开始,就对人表露出微笑。到三、四个月时,当亲人走近伸手抱他时,他会十分兴奋。再大一点,会走跑时,当亲人回家他会跑上去要人抱;当亲人离开时,他会有依依不舍的表情;当他受伤或受委屈时,会跑到亲人面前希望得到安慰等。这种亲情和依恋现象在孤独症儿童身上很难发生。即使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训练深入;某些症状会有所好转,但是他们很难对父母、老师及照顾他的人建立亲情,对其他人更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反应。因此,孤独症儿童进人班级
学习后,作为老师,首先要对儿童奉献无限的爱心,以喜、怒、哀、乐等情绪为中心,加强与他们的接触,就像母亲一样通过肌肤接触、一对一的亲子游戏关系。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同时,老师还要以身作则,以平常的心态去理解、包容他们,并给班上同学以积极影响,带动和鼓励其他同学去接纳、包容、照顾孤独症儿童。从而,使他们成为好朋友;并逐步培养他们之间的自然相处态度,使孤独症儿童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有安全感、亲近感,逐步建立良好的甚至亲密的关系,为孤独症儿童正常化参与集体活动,走向集体而打下基础。
二、从进入小团体开始,逐步进入集体。
孤独症儿童在集体中可以获得很多优点,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行为方面妒。但是,由于孤独症儿童学习能力确实比一般儿童差,再加上他们自身孤僻、不合群、我行我素等特点(甚至说是缺陷)致使其教育训练难度增大。在团体教育训练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因此,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千万不能一开始就把他突然放到集体中。如此突然把他放到大集体中,会给孩子造成情绪、心理和行动上的压力,甚至给他们造成一些不愉快的体念。为此,一定要在孩子与老师、同学建立亲密、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慢慢地由小团体到大集体,首先,由老师在小团体中手把手地教、脚跟脚地练,从进人二人组、三人组等小组活动开始,慢慢向班级活动过渡。其次,在小组或班级中培养小老师,由小老师带领孤独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从而,逐步培养孤独症儿童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群众意识,进而逐步改变其孤僻、不合群和我行我素行为,逐步走向集体。
三、利用固执、刻板的特点,促其走向集体、参与社会。
孤独症儿童大多有程度不同的固执刻板行为,如:出门坚持走同一条路线、遵守固定的作息时间和日常生活程序,甚至连饮食起居也固执于某一方式和地点,这些行为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需要逐渐地减少和消除。但是,如果能合理利用其某些固执、刻板行为特点,周密计划、谨慎操作,也可以培养孩子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其一、在学校。利用他们对作息时间的固执,在固定时间内训练他们参与集体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其他游戏活动;利用他们固执于听音乐并按节拍做动作等特点,训练他们参与集体游乐活动和文艺表演等。
其二、在家庭、社会。如果孩子有喜欢购物的习惯,家长可带孩子去超级市场或其它商场进行购物、使用钱币等生活自理训练及其它行为训练;如果孩子喜欢坐车,家长可训练孩子认识行车路线、交通安全设施和沿途建筑物、景物及其它公共设施;如果孩子喜欢坐特定路线公共汽车,家长可在逐步矫正其固执行为的同时,利用坐车的机会训练孩子排队上车、买票、让座的习惯和认识站牌的能力,这样既让孩子介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又培养和发展了孩子的行为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自身特点决定其教育训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只有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实用的、社会性较强的训练项目,采用形式多变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的把孤独症儿童放到集体中,逐步地培养其集体意识和参与集体、社会活动的能力,才能使他们走出孤独,走出自我世界而走向集体。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