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初步研究(六)
www.guduzheng.net 2006-3-7 10:35:00 来源:不详
七、对孤独症学生与人交往能力训练原则、步骤、形式及方法:
㈠、训练原则:
1、针对性原则:通过测试,切实了解每个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发展层次及可能,针对交往动机、语言应用、语言能力、口语、非口语表达、理解程度制定计划,开展训练。
2、综合训练原则:语言交往训练与认知动作,情绪,行为同步安排,综合训练。把语言交往训练安排在生活情境和学生活动之中。
3、双向互动原则:语言是人与人思想沟通的工具,说话者与聆听者都要选择适当的媒介传达及领悟讯息。师生互动,教师为主导。教师设法激励学生听、说、读、写的愿望与兴趣,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㈡、训练步骤:
1、稳定情绪——采用运动疗法、爱心法,纪律约束法及正强化法等多种方法稳定情绪。
2、互相接纳——师生互相接纳,老师首先走进孤独症学生心理世界,学生本能接受老师。
3、激发兴趣——利用图片、实物、手势、口令、动作引起注意,吸引其参与训练
4、及时反馈——学生各种反应及时肯定、表扬
㈢、训练形式:
1、个别训练:认知、听力、发音训练入手,针对个案问题,进行个别化教育。(附件个案)
2、群体训练:游戏法、运动疗法为主。(附件1、2)
3、家庭训练。
㈣、训练方法:
主动观察法:留心听孤独症学生说话、发声并观察其手势和表情、眼神与动作,从中分析所表达的意思。
及时反馈法:孤独症学生任何表达方式都要求训练者有回应,以鼓励其进一步交流。
自我服务法:及时鼓励孤独症学生表达自己的要求,训练者不要代劳。
环境影响法:利用常规、环境,促使孤独症学生获得交往的需要,激发其兴趣,鼓励其参与活动之中。
呼应法:先叫其名字,引起他注意,待他望着你时,再跟他谈话。
帮助听懂法:与孤独症学生谈话简单、明确、速度慢。
突出重点法:讲课时利用声线、语调突出重点词语,利用手势表达,帮助学生明白重点,发展语言。
创设情境法:创设情境,鼓励参与,设法把其带入动作、事物及相关词语之中。
示范法:适当示范,帮助学生接受,模仿,理解。
丰富想象法:扩展句子练习,增加想象,丰富表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