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之路
www.guduzheng.net 2013-11-8 15:29:51 来源:扬州日报
世界精神卫生日刚过不久,孤独症作为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的精神疾病,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1978年,9岁的北京小孩王伟被诊断出患有一种奇怪的病——孤独症,这是我国首例诊断出的孤独症。三十五年后的今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孤独症”依然是一个生僻词。人们称孤独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本报记者近日走进扬州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试图进入“星星的孩子”的精神世界。
本报记者 孔伟 文/图
走近孩子
“他们眼里好像没有别人”
2008年,扬州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基地成立,是扬州唯一一家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机构,在这里,记者走进了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4岁的郝晓不怎么讲话,奶奶给她穿鞋的时候,她很安静地坐在走廊的椅子上,脸上堆着笑意,一穿好鞋,她就按照奶奶的吩咐,径直走向康复中心的教室。对于一般孩子来说,这样的乖巧通常会得到一声夸赞,不过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家长却是一声叹息,“孤独症的孩子就是这样,会讲话的也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你看这里的孩子哪个走路看人的?他们眼里好像没有别人。”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Leo Kanner发现了第一例孤独症,他这样描述道:他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这是一种特殊的病,在它发现后数十年的今天,人类依然找不到它的致病原因,无法利用仪器确诊,更谈不上所谓的治疗方法,但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外表没有任何缺陷,和正常孩子一样可爱,只不过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任何反应。
倾听家长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接受他”
浩浩第一次在南京被诊断为“疑似孤独症”时,郑丽有点不知所措,“我儿子白白胖胖的,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不一样,怎么就告诉我他有孤独症呢?我不能接受,他只是多动了一点,说话迟了一点。”郑丽买了不少书,开始了解孤独症,没想到带来的却是绝望,“这病到现在都找不到原因,也没彻底治愈的方法,怎么就让我儿子得到了?我知道这情况的时候,闷在被子里哭了一夜。”
郑丽带着儿子来到了扬州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开始接受康复训练,“他是我儿子,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接受他,来这里上学外人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浩浩上学比别人晚,他以后还是要去正常学校上学,不能一辈子这样。”
目前,浩浩是康复进展最好的一个,一年前他来到康复中心时,连“妈妈”都说不出来,现在他比谁都会喊妈妈,有一次郑丽的电动车刚进院子,浩浩就把身子探到窗子前,大喊一声“妈妈”,这意味着浩浩开始主动与外界沟通了,他不再孤独。
看着浩浩的康复情况一天比一天好,郑丽准备明年把儿子转到正常学校上学,“康复中心的训练老师也鼓励我带出去,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孤独症不会彻底康复,要时刻纠正他的行为,以后的成长需要我格外注意。”
路在何方
更担心社会对孤独症的“误解”
扬州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目前有60多名孤独症儿童,他们和浩浩一样,是幸运的,因为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并不能进入康复中心。
康复中心的孔兰君主任很无奈,她有一本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好几页,记满了家长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我每天都会接到家长的电话,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进来接受康复训练,但康复中心已经满员了,再有孩子进来就影响训练效果了,人手和资金就这么多,我们是社会机构,不盈利,只能保持维持运转的水平,不能扩张。”
然而,我国孤独症患者数量却在增加,统计显示,我国自闭症发病率已上升至1%,孤独症治疗服务却跟不上,深圳自闭症研究会做过一项华南地区的调查,发现48.5%的孤独症儿童在3岁后才接受治疗,而3岁是自闭症干预治疗的一根红线,3岁之前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期。比起专业治疗资源的短缺,孔兰君更担心的是对孤独症的误解,“中国家长不懂孤独症,觉得孩子就是不会说话,慢慢就好了,我遇到过不少孩子,就是这样耽误治疗的。更有些家长觉得孤独症是精神疾病,不愿意接受事实。”
社会对孤独症的误解也深深困扰着家长们。来自江都的张政今年刚退休,但还要像上班一样带着孙子来接受康复训练,“他来这里上课,邻居一个都不知道,我们也不希望别人知道。”采访时,即使记者再三表示不会提及他们和孩子的名字,仍然有不少家长拒绝采访,患有“孤独症”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这群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