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儿童自闭症预防应从孕期开始

www.guduzheng.net  2012-2-10 8:32:51  来源:大河网

  近日,市民朱先生致电本报称,他4岁的儿子经常一言不发,经医生诊断得的是自闭症,一家人急坏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儿童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如何防治?家长对儿童自闭症的认识又有哪些误区?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科长党桂娟。

  我市儿童自闭症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

  党桂娟介绍,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是起病于3岁以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自闭症患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常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随着儿童自闭症发病率的递增,2010年7月卫生部专门印发《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使儿童孤独症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康复治疗。同年,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开始将儿童自闭症纳入门诊进行干预治疗。其实,从2006年开始,该中心小儿脑康复科已开始收治自闭症儿童。

  党桂娟说,2010年,妇儿保健中心共收治14名自闭症患儿,2011年共收治25名患儿,其中,男性占85%左右。从数据来看,儿童自闭症患者数量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儿童自闭症有四个特征

  党桂娟说,儿童自闭症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特征:

  1.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对别人呼唤他们的名字没有太大的反应,或听而不闻;与别人的目光对视少,或避免与别人有目光接触,缺乏与人主动交往的兴趣等。

  2.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语言发育落后,没有主动语言,对别人的问题不应答,有时还会出现重复语言的现象。

  3.重复刻板行为:主要表现在重复性的动作如摇头、转头等,比较喜欢圆形的东西,比如圆形电扇、玩具车轮等,喜欢把玩具排成队摆放。如果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发生变化,还会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

  4.其他非正常反应: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如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剧、电影则毫无兴趣。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但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依恋,如瓶子、盒子、绳子等,通常随身携带,一旦被拿走则会焦虑不安。

  儿童自闭症预防应从孕期开始

  党桂娟说,儿童自闭症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发生。此外,父母双方工作忙,将孩子交给其他人照顾;孩子在出生时出现难产、缺氧;母亲在怀孕时有营养不良或药物干预等因素;孩子在幼儿时期受到药物感染或是疫苗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党桂娟提醒,自闭症患儿平日应多吃粗粮、绿叶菜、新鲜水果、蛋白质等,这些食物有利于身心健康。家长应该带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去逛逛公园、看看动物、到郊外踏青等,都有助于孩子从自闭中解脱出来。

  最为重要的是,准妈妈在孕期乃至孕前就必须做好自我保健,如保证营养充足、适度运动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如果家长能够尽早注意到孩子的“与众不同”,尽早到医院诊断,并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也能帮助孩子较好地融入社会。

  这些误区请家长认清

  孩子患有自闭症,作为家长肯定又心疼又着急,除了帮助孩子配合医生治疗,家长们还需澄清哪些观念误区呢?

  【误区一】自闭症患儿都智能低下

  党桂娟告诉记者,虽然大部分自闭症患儿智力或智能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但也有一部分患儿智能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一旦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倾向,家长千万不要心灰意冷,而应立即到医院对孩子进行发育评估、心理评估以及智力测验等一系列的检查。如果发现及时,还有机会通过治疗让孩子达到智能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

  【误区二】自闭症患儿有特殊的才能

  有些人认为,自闭症的患儿都有特殊才能。党桂娟说,在儿童自闭症的鉴别诊断中,有一种阿斯伯格综合征,它属于高功能型的自闭症,这种自闭症主要以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为临床表现,但其语言或智能发育基本正常。这类患儿可能在记忆力方面或是在数字、地理方面有超出一般人的特殊天分。“但是,在儿童自闭症患者中,高功能型的自闭症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高功能型自闭症患儿都有特殊才能”。

  【误区三】儿童自闭症无法治愈

  有很多人觉得,孩子一旦患上自闭症,就无法治愈。

  党桂娟说,虽然在临床上儿童自闭症的治愈率比较低,但是如果发现得早,再经过一些干预训练,完全有可能让孩子达到或接近正常儿童的心智水平。所以,家长首先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帮助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训练,这对孩子的康复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党桂娟提醒家长,治疗儿童自闭症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本文打印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